本版导读
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
我省昨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
本报讯 昨天是第15个“世界艾滋病宣传日”。陕西省及西安市医疗卫生单位在西安开展了大型街头宣传及咨询活动。此外,在全省部分大专院校开展的艾滋病知识巡回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关怀治疗等活动也同时展开。
今年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它有两层含义:一是鼓励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勇敢面对现实,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倡导人们反对歧视,动员全社会为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我省从1986年开始艾滋病的监测工作,截至2002年11月累计监测各类相关人群115余万份,全省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55人,死亡20人;在14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男性91例,女性54例,男女比例为1.69:1。省卫生厅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进入2000年后,我省艾滋病疫情上升较快,为了遏制这种势头,省卫生厅计划以农村地区和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当地工商、文化、公安、铁道、交通、外经贸、海关及旅游局等部门为流动人群提供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资料、相关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 刘公望
链接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五到十年时间才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专家认为,我国尚未被确认的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的。以下几种人被认为是易感人群:与多个男性有性关系的女性;处于流动状态的青少年,以及辍学和无业青少、流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