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穿的群众鞋走的服务路
——记618所工会副主席杨银锁
“工会工作是一个奉献多于索取的差事,但只要时刻想到自己端的工会碗,吃的选举饭,穿的群众鞋,走的服务路,尽心尽职为职工群众多办事、办实事,方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是航空工业618所工会副主席兼办公室主任杨银锁对从事工会工作的一番见解。
近年来,618所工会工作绩效显著:所工会连续八次分别获得陕西省国防工会、陕航工会“先进职工之家”称号,1998年获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去年又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这其中,作为该所工会副主席杨银锁,功不可没。
从长期实践中,杨银锁认识到工会工作既有承上启下、上情下达、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纽带作用,又有传递信息、研究政策、辅佐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因此抓工作不能像磨子一样,拨一下转一下,被动应付。为了把工作干好,他先后到西飞、430厂、212厂、114厂、113厂兄弟企业工会学习取经,并通过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班不断充实自己。平常则非常注重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建议,通过深入基层、参加各种会议、广交职工朋友,杨银锁收集了大量这方面的信息。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他通过简报、文件通讯、汇编以及新闻报道等形式向上级报道这类信息120余条,几乎全部被采用。
为搞好班组建设,杨银锁先后数次请有关专家给班组长讲课,在所内召开大型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每年表彰20多个先进班组。他自坚持在这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先后精心集存了六大本报刊剪贴,建立了20多个资料袋,分类整理装订了12个工作类型的资料夹,撰写的论文有26篇获优秀论文奖,其中一篇被评为全国优秀论文,6篇获部省级优秀论文奖。正是诸如《开展合理化建议》、《职工热点问题调查报告》等这类理论文章的指导,再加上他在报刊上发表的1600多篇稿件对职工的激励,以及全所上下的努力,到目前,618所90%以上班组达到合格标准,还涌现出了一个全国先进班组,13个局以上先进班组。
有为才有位。杨银锁个人也两次被评为所级优秀党员,三次被评为所级先进工作者,还被省总工会、航空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称号。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