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高护士”和他的“医药柜”
打开“高护士”的“医药柜”,跃然眼前的是归类摆放的“医用酒精”、“创可贴”、“红花油”等10多种治疗小创伤的药物、药具。“高护士”并不是护士,也不是什么医务工作者,他是安康机务段检修车间机械配件组工长、共产党员高双宝。他也没有什么“医药柜”,那只是他专门为放药物、药具而腾出的工具柜。可职工们都爱这么叫他和他的工具柜。
一次,班组青工小刘在检修制动器时,不慎蹭破了手指,血直往外渗。为不影响检修进度,他强忍着疼痛用餐巾纸简单作了包扎。不料,作业中包扎纸脱落,油污感染了伤口。第二天,小刘的手指又红又肿。高双宝看着心疼我们整天跟铁器打交道,难免有磕磕碰碰的,要是咱自己备有药物,处理起来卫生、方便又不耽误工作该多好。于是,他便自费买来“医用酒精”等10多种治疗小创伤的药物药具,添置在自己的工具柜里。
从此,班组职工谁的手蹭破了,脚崴了,高双宝总会耐心、细致地给予消毒、包扎。职工们都称他“高护士”。为多积累些医疗知识,更好地给大伙儿服务,平时一遇到报纸上有医疗小常识,他就剪下来。
这不,立冬前,高双宝的“医药柜”里又添置了些治感冒、抗病毒药物。他对职工们说:“换季时间身体是最易遭病毒‘袭击’的,大家要多加衣服。如果感冒了,我这儿备有药。”
■伍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