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少点“马后炮”
·胡北文·
看新闻,每当看到事故或案件的报道时,往往会有这样的话:“事故(案件)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某某领导亲临现场”云云。开始,对“领导重视”还有点感动。然而,久而久之,发现这“领导重视”中有很多属于“马后炮”。
我们不妨来看几个事例,比如前两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的山东省滕州市城头镇的个体户用建筑用的滑石粉加工豆制品,当他们发现记者采访时,竟然用高音喇叭通知各家各户将掺假售假材料收起来。如此明目张胆,难道当地领导一无所知吗?据“焦点访谈”的后续报道介绍,曝光后当地又是举办培训班,又是停业整顿,煞是热闹。由此可见,这种“领导重视”是被舆论逼出来的,是被动地“重视”。
又如轰动全国的四川綦江“虹桥事件”,广西南丹“煤矿事件”及最近的山西义兴寨“金矿事件”等等,中央三令五申要加强安全生产,注意工程质量,然而,某些领导干部不重视,为了个人私利包庇怂恿,出了人命关天的大事故,还隐瞒事实真相,跟踪、阻挠记者采访,这类事件发生后的“领导重视”,也只是“亡羊补牢”,因为人死不能复生。
为什么“领导重视”非要舆论去逼?这说明有的领导干部公仆意识不强,没有将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有的领导干部为了个人私利,损害集体利益,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有的领导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基层调研,缺乏发现问题的眼力。同时,也说明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如果能够形成一套领导干部工作失察、失职弹劾制度,并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相信会使“领导重视”多一些主动,少一点“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