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业科普宣传点亮“科技之春”
本报讯 近日,省科技馆的科普大篷车踏上征程,赴渭南、汉中、榆林、延安等市的县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预计通过立体化拉网式的科普宣传,将会初步引导全省农民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道路。
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课题,结合各地实际,农村科普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省十一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重中之重。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为此特别指出““今年的‘科技之春’宣传月,一定要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优果优畜’,围绕农民增收。切实发挥科技下乡小分队的作用,组织专家带上技术、带上课题,下乡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既要善于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要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与科普大篷车的目的相同,在3月20日澄城县韦庄镇“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来自省内40多个单位的400余名科技人员,采用现场培训、技术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再加上1400余块贴近农业生产的展板,把实用技术送到了在场的上万名群众手中。省上和渭南市相关部门还向当地捐赠了价值80多万元的科普设备、图书和苗木。
在此之后,全省范围内的科技小分队下乡进村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包括先进育苗移栽技术、护理知识宣传、防癌抗癌肿瘤专家医疗、农业化学科技等在内的20余个下乡小分队,近千名科技人员分赴全省各地市及20多个县(区),进行24项科技活动。与科普大篷车相得益彰,将农业科普宣传推向高潮。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