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07日
综合新闻
02

情系巴山铸辉煌

——访省十届人大代表、勉县人造板企业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忠新

勉县人造板企业总公司是以林木采伐剩余枝桠、残次材、烧材和人工速生林为主要原料生产各类人造板的企业。经过十余年的拼搏与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拥有9条人造板生产线,年产各类人造板16万立方米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经银行去年10月份核实,公司总资产达2.12亿元,其规模和生产能力均居西北五省之首。2002年度,公司实现产值1.19亿元,销售收入1.16亿元。上缴利税530万元。十余年来,公司为收购原材料累计向周边山区农民支付约3.5亿元。并安置复退军人、待业下岗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1026人,为农民脱贫致富、财政增收、稳定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了作用。多年来,公司先后荣获“陕西省经济明星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主导产品“西秦牌”中密度纤维板被省政府评为首批“陕西名牌”产品,董事长刘忠新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优秀企业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多次当选为县、市人大代表和省十届人大代表。

一家原来并不起眼的民营企业,经过十余年的滚动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秦巴之间,他们的成功之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我们采访了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刘忠新。他告诉记者,企业的发展基本上可归纳为三条:其一、以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其二、以质量信誉为保证;其三、以原材料基地为坚强后盾。

人造板产品原于木材而优于木材,但它主要是以原来山区农民用于烧柴的枝桠、次材为原料的,是节约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最有效方式。人造板可广泛用于车船飞机制造,建筑装潢、家具、包装等方面。一颗大树伐倒之后截成原木,出材率约为65%,而原木材做成家具时,它的利用率只有25%左右。但我们生产1立方米板材,只需1.2万立方米的枝桠、次材就行了,而使用板材的利用率可达98%左右,因此朱镕基总理视察人造板工业后曾作了“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人造板工业”的重要指示。我们的企业正是为了充分节约利用林业资源和满足社会需要而发展的,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我们对企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人造板公司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由原来一条年产2000立方米板材的生产线,发展到目前9条生产线,年产人造板16万立方米,并且年年销售一空。在生产上靠的就是科学的管理,严把质量关,在销售上,以诚信为本,到九十年代中期,客户基本上都是先汇款,后提货,公司也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多年来未发生过售后纠纷和客户投诉。

从2000年起,我省全面实行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在“十五”期间也实行限额采伐。这对人造板企业不能说没有触及,但我们决心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保护森林资源和水土流失,造福子孙。在县、市领导的关注和农行的支持下,国家林业局批准公司建设30万亩工业速生丰产林基地,农行落实了扶贫贷款,国家财政又给予贴息,目前这个项目已在县、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步实现,所以人造板工业的材料问题,不但会迎刃而解,还可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听着刘忠新董事长质朴的言谈,入情入理的分析,以及对前景充满信心的执着,我们也受到了感染。是这样一个好的带头人,把采伐剩余物、残次材、枝桠材和人工速生林为原料的企业发展成为市、县林业产业的龙头企业,为农民脱贫致富、财政增收、稳定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看着一沓沓荣誉证书,我们对眼前这位带头人充满着无限敬意和祝福……

巍巍秦巴山,悠悠汉江水。多少英雄儿女曾在汉中这块宝地上驰骋纵横,创下丰功伟绩,写下壮丽诗篇。勉县人造板企业总公司正趁着西部大开始的历史机遇在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刘忠新的带领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本报记者 石林 付晓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