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企业如今应靠什么“抢”进度
某单位一名10年工龄的老职工,最近出了操作事故。他在未停钻床的情况下,戴帆布手套搬一套新夹具上床子进行实验,未料想手套被高速旋转的钻头缠住,拉断一根手指。事故调查中发现,该工号偌大厂房竟然没有一处完全标志,钻床周围铁削满地。工号管理人员说,这个工号原先是有警示、标志牌的,但后来决定拆掉重换,可是由于一直忙,没有重新设置。据事故调查人员讲,进入厂房,下脚稍不留神,尖利的铁削都可能把脚踺划断。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该工号为抢工期连续加班加点。事故分析会上,该工号负责人说,一进现场,满脑子想的都是进度。工号职工说,心里除了想活路,从来没有想过其它事。
这样的工伤事故,对于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可是,通过这个事故,为我们其它一些机械制造、加工行业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重要问题,那就是企业进度如何“抢”,难道只有不顾安全靠时间、靠加班加点来抢吗?
回答是否定的。一位在基层管理岗位工作多年、长期从事工段管理的师傅说,生产进度单靠时间是抢不回来的!抢进度是有诀窍的。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水平,合理安排布置任务。因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内容是不固定的,完全依据用户的需求来决定,随机性很大,而工作内容又包括了车、铣、刨装配等所有机加工艺和工种,这就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尽可能地了解每一批任务的各个环节,掌握全面问题,抓住技术要点;熟悉职工特长,洞察职工情绪,在任务分配时,因人而异,知人善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最大可能地发挥每个职工的专长。
其次要改善工装。对于机加行业来说,工装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机械加工多是成批量工件,通过改善、设计不同的工装,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时间,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同样是批量孔加工活,只要制作出一个适用的工装,剩下的工作,就只有钻削了。但是,如果没有工装,就意味着不停地夹件、对孔、定位、打眼、取件。如此以来,尽管工人工作很努力,责任心很强,但是,因为延长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工作进度依然无法提高。
再次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对职工知识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工原先固守的“只要会实际操作就可以了”的思想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和企业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断充电,学习业务知识。
要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企业要发展,工效要提高,质量要优质,安全要保障,都离不开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业都在进行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因此,作为传统行业的机加工艺,也应该以提高科技含量为降低成本的突破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使提高工效在硬件上成为可能。
我们知道,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产品的直接缔造者,是企业的最大价值支柱,企业的发展、效益都由企业职工来决定。那么,企业的管理者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进度,单靠加班加点式甚至不顾安全的抢时间是不可取的;加快工作进度,更应该在提高基层管理水平,改善工装,增强素质,推广新技术等方面寻找新途径,通过以上各个渠道,结合进行,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马长森 刘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