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像重显之谜
□文/夏沨
一
相传唐代才子王勃写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后,不久竟失足落水而死。此后,滕王阁附近赣江与抚河水面时常于夜阑人静之时传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吟诵声音。后来有位上京赶考的书生路过此地夜游滕王阁,听到吟诵声知是王勃阴魂不散,还在为自己的佳句得意,便说:“既有齐一,何须与共?”王勃的佳句被书生指出毛病,江上吟诵声自此消失。
二
传说无据可查,但现实生活中确有声音与影像重新出现的事发生。
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军在安徽一线与日军作战,一七四师一零四三团奉命驻扎在二郎河的一个小镇。扎营的当晚,半夜时下起雷雨。忽然镇上响起一片喊杀及马嘶之声,哨兵慌忙报告团长陆龙。
这时,陆团长和指挥部的其他人也早被喊杀声惊醒,以为是日军乘雨发动突然袭击,连忙紧急集合起全团进入阵地。但派出搜索部队搜查时却连一个敌人的影子也没有发现。大约半个钟头后雨过天晴,喊杀声也随即消失了。
陆团长感到奇怪,连夜在小镇上请来几位老人询问。老人回答说八十多年前太平军英王陈玉成带兵在镇上一带和清军鲍超、多隆阿作战,太平军被清军围在镇里,眼看要全军覆没,在一个大雷雨之夜,英王带兵突出重围,双方都死伤几千人。后来,镇上时常在下雨打雷的夜晚传出喊杀声和马叫声,他们也亲耳听到好几次了。
陆团长听后,知道是过去的声音重显,这才放下心来。下令全团士兵安心休息。
三
清道光六年(1826年),梧州三角嘴抚河口水西堤河面上的花艇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繁荣热闹的水上世界,简直可与南京的十里秦淮河媲美。不料兴尽悲来,有一条花艇不慎起火,火势很快蔓延,由于花艇挤在一起,紧急中疏散不开,各艇接连被火烧着。慌乱中艇内的妓女纷纷跳水逃命,结果被淹死六百多人。正在艇中作乐寻欢的痴情浪子殉情投江的亦有数十人,酿成了一幕罕见的大悲剧。
事故发生时,梧州知府袁渭钟接到报告,亲自指挥人到河边扑救。他目睹这场浩劫,施银请船家捞尸并买棺殓葬。
大火过后,河中常于夜深人静之时传来凄厉的呼救号哭声,令人毛骨悚然。致使在大火中幸存下来的花艇生意清淡,客人不再敢上花艇了。
四
据报载,今年2月21日13时40分,
山东蓬莱城南离海10公里的羽山上突然刮起风暴,雷声中山的西侧瞬间出现三座形似巨大山峰的“山市”,峰崖间映现出树木旗旌和甲兵奋臂厮杀的身影,隐约还传来惊心动魄的喊杀和惨叫声,数分钟后暴雨降临,“山市”随即消失。后来在3月6日及3月10日又再次出现。
历史记载,蓬莱附近海面曾出现许多“海市蜃楼”,但象这次出现甲兵作战的“山市”还是首次。目前市政府正在组织考察队到羽山作科学研究,希望能找到出现“山市”的答案。
五
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农历三月初三,正是两广的传统“阿婆节”日,永安州城里的广东会馆为庆祝节日,在城中舞起东狮(俗称东牛),围观舞东狮的群众人山人海。当东狮要舞过长寿桥到城西的娑罗庙拜阿婆像时,年久失修的大木桥突然断塌,掉进长寿江中的群众有三十多人被淹死。
此后,城中居民曾多次在雷雨之夜听到类似桥塌的轰然巨响和喊救人的声音。每次都以为是桥又断了,但赶去看时大桥却安然无恙。当地的老人认为是当年桥断被淹死的冤魂“闹鬼”,便捐钱买来一匹白马,还请法师设坛搞“杀马洗河”以驱鬼。
六
笔者小时候在1959年农历5月初跟父亲到石龙冲的深山去采薯茛回来染鱼网。当采到大龙潭附近的一处断崖下时,远处的天边涌起乌云要下大雨,雷声也响起来了。父亲正准备找山洞避雨,突然间,在我们头顶上面的山崖中传来轰隆隆的巨石滚动声。父亲一听,说了声:“不好,要崩山了。”急忙丢掉手中装着薯茛的网袋,一把抱住我跑到一个小山洞中躲避。我们听着洞外的滚石巨响,约有10多分钟才停息。大雨没有落到我们这里,巨响停止后,父亲和我走出山洞,想看看刚才崩山的景象。但看时哪里有巨石滚落呢?四处连草木也没有折断一根。
我和父亲吓出一身冷汗,连薯茛也不敢采了。回到家把遇到的现象对老祖父一说,祖父“哦”了一声,说宣统二年夏季下大雨发山洪,石龙冲大龙潭附近发生过一次大崩山。过后有人在冲里看到一条被雷电殛死的蛇,足有三十多斤重。我和父亲亲身经历了一次崩山声音重现。
上面所举的仅是声音和影像重现的部分例子,各地类似的事例还很多。说明这种奇异的自然现象是确实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一时还没有认识它罢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始终会有一天破解开这些神秘的自然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