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不发薪的老年人工厂
□文·千河
在美国的大中小城市里,都办有老年人工厂。
老年人工厂虽说五花八门,但却有五个共同特点:一是规模小,少则四五十人,多则八九十人;二是以小手工和小制作为主要产业,如印制商标广告、粘纸盒、做玩具等等;三是不盈利,不领取报酬,上下午各工作两小时,免费供应午餐;四是愿者参加,并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工作;五是经费由政府承担,管理工作由志愿者负责。
老年人工厂大都设在居民住宅密集的社区,因地制宜,环境舒适,很受老年人的喜爱。所以在退休的老人中,有85%的人都愿意到工厂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起初,我不太理解老年人工厂这种做法。心想,老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既然已退休了,那就该在家里好好休养。尽享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何苦又要去上什么班呢?
一位主管老年人工厂工作的社会福利保障官员说,美国政府之所以要花费财力物力办这些老年人工厂,旨在要从生理和精神上给退休后的老人们创造和提供一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活跃思维的环境和场所。借助这种环境和场所,使老人们延续工作的快乐,在心理上保留“我还行,我能干”的信念,从而达到抗御因退休而带来的抑郁和失落感的目的,防止老年疾病的“乘虚而入”。那位官员用风趣而幽默的话说,就是为了能使“老年人心灵永远年轻”,我方才明白了人家的良苦用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降临,世界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由孤单和精神郁闷引发的种种疾病,已成为众多老年人健康的“杀手”。由美国“发明的”老年人工厂是既有利于老年人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好事,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