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平利打工返乡人员投身产业建设
本报讯 平利县兴隆镇汝河村二组的罗厚春是一位河北打工返乡的姑娘,在10余天的隔离期满后,立即投身产业建设,如今,她和她的家人不仅喂养了2张蚕,还种了3亩黄姜、发展了100窝天麻,这些产业项目,将为她们带来3000余元的收入。在兴隆镇,像她这样经过隔离检查后的一大批务工返乡人员,已纷纷投入到主导产业建设中。
平利县有3万余人外出务工,全县农民收入的40%来源于劳务输出。非典型肺炎在北京、广东等省市部分地区发生后,部分打工人员纷纷返乡,劳务收入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平利县采取果断措施,通过产业的发展弥补因“非典”带来的农村劳务减收。该县三阳镇是平利县的劳务输出大镇,全镇劳务输出2000余人,因“非典”归来的有200余人。这些归来人员经过隔离后,镇上立即组织他们投身到蚕桑、茶叶为主的产业建设。同时,还组织部分打工返乡人员组成“三夏”生产互助队,帮助没有归来的打工人员家庭搞好“三夏”生产。同三阳镇一样,平利县各乡镇都采取了相应措施组织打工归来人员投身产业建设。目前该县已有2000余人在经过隔离留观后,投身主导产业建设,他们种桑、兴茶、养畜禽,靠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向晓东 蔡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