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师与大腕
·老柯·
大腕就是大名星。但大腕却不好说就是艺术大师。恕我抠字眼,瞎琢磨,单以字面上来看,“大腕”的含意便比较隐晦、模糊,甚至不无江湖色彩,而不像“大师”语意显赫,本色示人。民间有“扳腕子”游戏,这自然是一种力的较量。照此推断,能以大腕相称者,自是须具一定实力才行。腕与手紧紧相连,且手靠腕动作,若以“手腕”论,则“腕”们难免给人一种动作感,作秀态,甚至“掌握一切,唯我独尊”的霸气牛气。看看时下演艺圈某些大腕前呼后拥派头十足地出现在公众眼里的自我膨胀样子,抑或作品尚未问世,兀那商业炒作便已高出十八般武艺之类行为,本人上述妄论,起码并非虚空结撰栽诬之词吧。
大师则不同。“师”者,老师也,导师也,师傅也。其“传道授业解惑”也好,手把手教艺“传、帮、带”也好,可谓都起着精神路标和“人梯”作用。同时,“师”亦含着榜样等意。人们从大师身上受益的,不仅是思想的启迪,智慧的润泽,以及做学问学技艺的不二法门,更重要的,还在于大师们独具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规范。比如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当年拒绝“臭活”(即靠低级粗俗和黄段子提高“票房价值”),乃是靠长期艺术实践和刻苦读书增强“内功”,才形成其“滑稽而不粗俗,诙谐而不油滑,动作洒脱利落,语言生动俏皮,富于幽默和风趣”的艺术风格(周扬语),并奠定了一代相声艺术大师地位的。
诚然,现在已进入市场经济。为了生存,“腕”们适当运作市场谋取利益无可厚非。但那种不喜学习,不重视艺术和生活积累,“透支”严重,甚至不讲艺德,糊弄观众之类行为,却令人扼腕叹息!难怪人们呼唤有新的大师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