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2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乡情 “心理落差病”的“良药” 情趣夫妻 陪父亲洗澡 家有悍妻 守约如初 黄金四十岁 男人眼中的好女人

当前版:第A2版: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情感世界
02

乡情

□文/周刚

这个节日的夜晚,在西安工作的我,有点想家了。

离开礼泉故土整整十年,风风雨雨,甜酸苦辣,亲情一直是我生命中涌动的热流,是我颠簸人生的最可靠慰藉。我最愉快的事情,莫过于星期天抽空回那个生我养我的土地看看。

然而今年夏天,这种机会我却不能再有。因为SARS,我日夜思念、牵挂的故乡,只能顺着现代通信的长长藤蔓,在心头结下一颗沉重苦涩的果。

乡音最亲切。对于留居他乡的游子,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心起波澜。每当手中的电话响起,听着那熟悉的故乡口音,我总会得到一些高兴的消息,“堂弟伟刚结婚了,对门牛娃考上大学了,还有村子里头的三伢子,在县城买了门面房,做起了老板……。”。老乡们是不会奢侈一分钱电话费的,但灌入我耳中的却总是些美好的话语,大家把所有的坏消息都留给了自己,唯恐影响我这个“秀才”在省城的幸福生活。

可我知道乡亲们的生存处境并不好,他们曾经或正在遭受着种种不公和难缠事。这几年,农副产品价格不好,农民收入不多。我在西安工作,又是记者,还是有一些办法的,我总是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乡亲们做一点好事。那年家乡的苹果丰收了,我提前帮助他们联系了几位南方的客商,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乡亲们很是感激,随后送到西安家中的苹果,我一个冬天都没有吃完。就冲乡亲们的这份热情,我没有理由不伸出援助之手。

当然,乡音里也掺杂着不和谐之音。前年冬天,一个不曾谋面的老乡说,我同村的某某人在西安发生车祸、不省人事,医院需先交押金才能收治,急需用钱,向我借款。我考虑救人要紧,二话没说,凑足了一千元让他取走。孰知竟是个骗局。

这事伤了我的心,决计以此为教训,从此拒绝一切事不关己的求助。但终究是徒劳,就像歌曲里唱的,“总是心太软”,我割舍不下从小养育我的土地和乡亲。乡亲们知情后也都同声谴责骗子的可恶,有的提出要替我揍那可恨的家伙。义愤、关爱之声从家乡不断传来,令我心头好一阵温热。家乡虽然贫穷和琐碎,但它毕竟使我的生命获得了厚重的质感,不致过于轻薄和飘浮。

乡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平时我不曾想,可在这非常时期,是乡情,使我沉默,让我成熟,伴我的心在非常的岁月里宽容和沉重起来。

今夜又有电话声响起,是弟弟二鹏从老家打来的。几年前,他高考落榜后,前途迷惘,我领他到西北农大求助专家,帮他建起了五亩大棚桃示范园。如今的二鹏,银行里有了存款,还娶了媳妇,日子过得蛮好。

我问他今年大棚桃的收成怎样?他说:“很不错,当初多亏刚哥的帮助和鼓励!”我又问他:“这次找我有什么事吗?”他说:“没事没事,大家知道你今年要采访抗非一线,回不来,已经帮五爸和五姨把麦子收了,挺牵挂你的,向你问声好。”

我顿时心情激动,好像得了最最特别的奖赏,竟至语塞,眼角一行热泪不安分地滚落。

一声非常时期平常的问候,一句不带任何哀告、祈求的报喜的乡音,驱走了我心头积压太久的郁闷,但愿这是个好的开头,但愿故乡的亲人在非常时期平安、吉祥、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