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落差病”的“良药”
□文/常建新
我原以为妻子是一个容易得到满足而具有平常心的人。十年前她嫁给了我这个肩扛“一杠两星”的中尉副连长,10年后,我因提职为少校营长,她便由一个渔姑办理了随军“农转非”,并按排在“军人服务社”里工作,眼见渔村里在一块长大的姐妹们,一个个嫁给了打鱼汉,过着像生了锈的“铁蛋”生活,心里真有说不完的满足、幸福、自豪和骄傲惑。记得搬家那天,她爬上汽车,向站在周围看热闹的乡亲们挥手时,笑吟吟地侧向我耳边说:“少校老公,沾你的光,我终于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我为此感到一份欣慰。
去年,我转业到市卫生局机关当了小科长。为了联络感情,熟悉同事和领导,我便领着她首先敲开了张处长家的门。张处长家是个大套房,装璜得如宫殿。面对大空调、大沙发,大壁画,妻子就象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走进贾府的大观园,眼也直了,站在地毯上,紧张得将鞋子脱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地傻提着。幸好保姆从她手上接过鞋子放到了房门边的鞋柜里,她才摆脱了尴尬境地。特别是我毕恭毕敬地坐在张处长身边,满脸陪笑地附合着说话,她更觉得我的地位卑下,使她没有脸面。突然觉得眼前的生活变得暗淡,乏味,丑陋起来。打那以后,她脸上失去了以往的笑容,多了许多伤感,常常数落我的无能,叹息她的命苦。更让人烦心的是,只要我提出带她去见某位老首长或领导时,她一概以不舒服拒绝之。见她如此心境,急得我也闹上了“心病”。
俗话说:有病乱投医。恰逢一位心理医生来找我办理“心理卫生诊所”登记。我便试着向他讲述了妻子所患的“病症”,他向我笑道说:“你妻子患的是‘流行性心理落差病’,最好的治疗办法是带她去普通百姓或下岗工人家串门。”没法子,我只好照他开的“药方”,瞒着实情硬把她拽去接受“串门”治疗。经过一番盘算,我带她去了比我早两年转业在一家企业当科员的李连长家,妻子见他住房比我们更窄而暗,陈设简而陋,心情似乎好受了些。当她听说李连长爱人半年前下岗在家待业,想做大生意没本钱,做小生意又怕连转业费都赔了进去的一串叹息后,羡慕起我在机关当科长,吃皇粮,还给她按在了卫生局下属的一家事业单位,不愁吃、不愁下岗时,她终于满足地抿着嘴露出了一丝笑脸。
为了彻底治愈妻子的“病”,我还将她拽回了海边老家的渔村。当她再一次听到那些风吹浪打中黝黑的渔妇诉说自己生活的窘境,羡慕她过着天堂般的生活时,她的病豁然痊愈了。并感触深切地对我说:“这人啊就怕比,富贵的还有更富贵的,窘迫的还有更窘迫的,我有你这样一位好老公,能过上今天安稳的生活应该心满意足。”
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父亲说的一番话:“打鱼人天天驾着小船在浪尖浪谷里行,为什么不会翻船呢?除了船夫有驾船技巧外,更重要的是有一颗能稳住船舵的平常心。”是的,人生就象一条航行在生活海洋里的小船,常常会随着风起浪涌被推到浪尖上又回落到浪谷下,但只要你有一颗平常心去驾驭她,就能平稳地驶向生命的彼岸。我想,这就是治好妻子“心理落差病”的“良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