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7月14日
综合新闻
02

保险业务员想说爱你难

现代生活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增多,人们规避风险的意识明显增强,因而商业保险消费迅速升温。据报载,在非典一度较为严重的北京、广东和山西,4月份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38.4%、17.1%和82.5%。

然而,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保险业务员大多是从下岗、退休、兼职及无业人员中招聘来的,他们良莠不齐的职业素质和急功近利的推销方式,往往使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后产生了受骗之感,影响了保险的声誉,人们对保险业的投诉和不满也呈上升趋势。

孩子刚出生,保险送上门 小王当爸爸了,这两天忙得不可开交,可还得耐着性子应付那些保险业务员。先是同事小梁推荐来的自称是某保险公司代理人的章先生,为他的孩子量身设计了一份保险。接着是本单位退休的李师傅找上门来,为小王推荐了一种鸿泰两全保险。小王回家给爱人一讲,爱人说她单位马班长的一位朋友也在保险公司,今天托马班长打电话看她要不要买。小两口一合计,刚成家立业,单位效益又不是很好,孩子还没满月,用钱的地方太多,决定暂时不买。于是,小王一一给三位保险业务员打电话告知了情况。可恼人的事还在后头。章先生不死心,大热天的跑了两次,说他设计的那份保险量身制作的,如何如何好,软磨硬泡,每次没有一个小时不走人。李师傅正好和小王住一个小区,三天两头打电话催问,说“这种鸿泰两全险既有保障,又能分红,缴款又少,我给孙子就买了两份呢。”怕小王不相信,还拿来了她的证件,说她在某保险公司已干了5年,现在是主管。后来看小王实在没有买的意思,便奚落道“你太吝啬了,孩子身上都舍不得投资,你挣钱为了啥?”,然后很不高兴地走了。

推销特殷勤,买后人难找 2002年初,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肖某来到刘女士的办公室,在拉扯了一段家常后,肖某说她内退后在一保险公司任职,最近她们公司推出了许多种分红保险,集保障、储蓄、投资、服务功能于一身,收益率比存款、国债、教育储蓄高得多。刘女士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一听动心了。在肖某的参谋下,当场决定购买1万元的鸿泰分红保险。一年多过去了,朋友肖某再也没露面。今年过完年,刘女士按照肖某留下的电话联系分红的事,肖某说分红方案还没有出来,再等等。5月份,刘女士再次打电话询问,肖某先是称保险公司电脑系统出了故障,好了很快就分红,最后又改口说什么决算没到,还得等。

熟人和同事,“宰”的就是你 一下岗职工在某知名保险公司干了几个月,当自己的邻居、亲戚、同学、熟人等客户以及潜在的客户用完后,业绩很难上升时,被公司解聘了。他说,那段时间每天起早贪黑,先盯着熟人和过去的同事“开刀”,挨家挨户推销。说话挑好的,能蒙就蒙,碍于面子,还是发展了一些客户,有的还给他介绍新客户,后来就越来越难了,一天连一份也卖不出去。无独有偶,陈女士就差点儿被过去的同事给“宰”了。她买了3份平安康乃馨终身女性重大疾病保险,后来一想经济有些吃紧,后悔了,却不知咋办。犹豫了几天后,打了该公司服务电话,才知道客户有10天的反悔期,另外购买这种保险还有赠品,问她收到了没有。陈女士掐指一算,好险,只剩1天时间了。她急忙找到那位老同事,要求退掉2份。那位同事开脱说,那天太忙,把反悔期这茬给忘了,还埋怨陈女士不早说,她已经把单子交到了公司,这一来主管要批评她,还要影响这个月的业绩。

(群言)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