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确保不能有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全省多方救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大学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省扶贫办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将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救助困难家庭普通高校新生顺利入学,确保不能有一名大学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省43所公办普通高校40.13万人中有经济困难的学生9.3万人,本专科奖学金发放人数为16.1万人,金额7490万元;从2000年起已发放助学贷款2.2亿元,资助学生2.1万人。全省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奖学金、银行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和救助办法。
今年,经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等五部门共同协商决定,对今年招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新生实行发给路费和入学后第一个月生活费的政策,属城镇户口的由省总工会筹集解决;属农村户口的困难生,先由财政部门垫付,再由省民政厅、扶贫办、教育厅共同筹集解决。
在新生入学后,我省主要采取九大措施,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这九大措施是:一是建立“绿色通道”,贫困生可持当地民政部门证明先报名上学,后酌情解决欠缴学费问题;二是在高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支持优秀困难学生学习;三是各高校对困难生发放小额贷学金,不计利息,助其完成学业;四是开展校内校外勤工助学活动,解决困难学生生活费问题;五是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省慈善协会等单位及企业开展社会济困救学活动,省福利彩票中心每年出资资助100名贫困生;六是对平日生活费无着落的贫困生进行临时补助;七是对“无粮无钱无办法”的三无学生适当减免学费;八是开展一般贷款额度在2000元—2万元之间的商业助学贷款;九是坚持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生安心上学。
新闻发布会上,五部门分别从各自的职能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救助措施和办法。高校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受助学生代表在会上也发了言。
本报记者 阎冬 实习生 薛梦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