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会干部当村官
“百姓盼致富,双万献爱心,扎根黄土地,乡村处处新”。这是延安市宝塔区麻洞乡炭窑沟村村民给市总工会送来锦旗上写的话,用来表场工会干部梁玉桢和张志荣。他俩作为延安市第二期“双万工程”的下派干部,一前一后,历时4年,扎根炭窑沟村,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修路、建校、打坝、拉电线,扑下身子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一心一意将村民领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使炭窑沟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谱写工会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篇章。
帮助建好村班子
炭窑沟村地处偏僻的小山沟,全村共91户379口人,分散居住在2里路长的沟道中,是黄土高原典型的贫困村。作为市总工会第一任下派干部,身兼乡党委副书记、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梁玉桢,1999年4月来到村上就遇到村班子瘫痪的问题。经过新改选的村支书、村主任迟迟不上任,村上的各项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梁玉桢采取上门谈心的方式,多次与村干部交流,并在实际工作中给村干部出主意、想办法。村上在统一治理农田时,一姓胡的村民胡搅蛮缠,梁玉桢敢于碰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制服”了胡某,使村干部看到希望,勇敢地担起责任。在当年秋季造林大会战中,党支部一呼百应,完成任务较好,在全乡从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村班子较弱,村民人心不齐是炭窑沟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梁玉桢把建好建强村党支部当成要事来办,通过建党员活动室凝聚班子的人心。他从工会争取3000元,后又投入5000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装了高音喇叭,使党员活动室成为村班子议事和村民学习掌握致富本领的中心。一点一滴,村班子就强硬了起来。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