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货车超载一个沉重的安全话题
——对我省西黄线超载现象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路建设投入的加大,我省公路运输市场迅速繁荣起来,同时货运车辆超载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由个别超载到普遍超载,由小幅超载到严重超载,由“偷着”超载发展到现在公开超载。虽然有关部门和交警部门曾多次治理,但都因形成原因复杂,非但未取得明显效果,反而愈演愈烈,成为一种不正常的“正常现象”。
超载现状触目惊心
近日,笔者对超载现象较为严重的西(安)黄(陵)线上超载车辆和黄陵煤矿拉煤车辆的安全情况进行了调查,货车超载几乎达到百分之百,情况触目惊心。调查结果显示,车辆超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黄陵煤田位于黄陵县店头镇,煤田总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目前这里有国家、集体、个人等不同性质的煤矿200多个,年产量近千万吨,其中有60%的煤炭是通过汽车运输销往三秦大地的。每到夜幕降临时,一辆辆排成长龙的超载车辆,在压坏的沥青路面上蹒跚行驶,稍有颠簸,撒下的煤少则几百公斤,多则上吨。在采访时,一位在路边开小饭馆的老板告诉笔者:“靠拣超载车撒下的煤生存,在这里已形成了一种产业。”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片片黑色痕迹,沿途村民说:“这都是超载翻车留下的,有时一天翻好几次:”笔者问:“为什么翻车事故这么频繁?”村民说:“4吨的车,要装20多吨能不翻车吗?这些拉煤车简直是要钱不要命;”
笔者随后又采访了个别车主及司机,想进一步了解超载的根本原因。高波驾驶着一辆解放141(加长)车,已拉了4年煤,规定吨位为5吨,而他的车每次都拉20吨以上,因超载,刹车失灵和轮胎爆裂已发生5次,造成2次翻车,险些送了性命。笔者要求搭车跟他走一段,他和押车的妻子不同意,说主要是天气不好,发生事故自己无所谓,拉着别人就更麻烦了。
明知超载不安全,为什么还要超?高波说:“谁不想少拉些,安全行驶呢?而不超装就不挣钱,拿啥交名目繁多的罚款和各种费用?我们知道超载危险,而为了应付各方面的罚款和生存就必须超载。为了逃避罚款,我们几乎全是晚上跑。如今社会上都把我们这些拉煤的车叫‘鬼车’、‘黑车’。就是这样跑了4年多,车本还欠4万。挣下的钱除了一家人生活外全交了罚款。”
到底经营一个拉货车一年要交多少费用,罚多少款呢?车主李军峰算了这样一笔帐:一辆4吨位车,养路费一年是12600元,从西安至店头要经过4个收费站,每趟过路费200元,每年拉150趟就是3万元,油每趟340元,一年要5万多元。上述各项共计9万多元。前几年每吨煤到西安运费为70元。就拿解放141来说,标准载重量为5吨,即使按6吨算,每年只能挣6万多元,减去9万多元的固定费用,每年要倒贴3万元,这还不算车辆磨损和司机工资等费用,而且从去年起,许多厂家纷纷实行赊帐销售车辆,致使运费由70元下降至40-50元,这样不超拉简直就无法跑了。但据笔者了解,一辆超载货车每年利润大都在5-40多万元之间。
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笔者从管理西黄公路的省高交支队二大队了解到,西黄线全长164公里,2002年全年发生交通事故707起,其中因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141起,占总数的20%,加上因超载车辆损坏路面和不按要求占道行驶,间接引起的事故总量占到全年事故的近一半。数字可以看出,超载带来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据交管部门介绍,超载不仅直接引发交通事故,还会诱发事故,因为严重超载使隧道、桥梁、涵洞等地面不同程度下沉,造成使用寿命缩短;地质复杂路段路面重压之下坑槽增多,下雨积水后经常造成车辆侧滑,如铜川至耀州区路段;还有超载会引起车辆刹车系统热衰退,使刹车失灵、轮胎爆胎等,这些都可以引发事故。
经过调查发现,每天西黄线过往货车二三千辆,超载现象几乎是百分之百(空车除外),严重超载占70%左右,一般核定5吨的货车最多装到23吨,核定15吨装60-80吨,核定30吨的装到110吨以上,一般都在4倍以上。装的货物有煤、水泥、原油、石渣、蔬菜等。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利益驱使和沉重的各种税费负担,使车主和驾驶员一味向“钱”看,多装多赚,少装少赚,若按核定装载量进行营运就赚不了几个钱,于是形成“不超载就不赚钱”的恶性循环,二是车辆技术标准不规范,为超载预留空间,主要是“大吨小标准”现象,有些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满足用户逃避车辆使用税、养路费等国家税费的需要,在车辆合格证和说明书上核定的车辆载重量低于实际载重量。如一种标明载重10吨的车经测量计算实际载重量是24吨,,三是相关法律法规滞后;《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超载普通道路最多罚5元,可并处吊扣驾驶证一个月;高速公路最多可罚50元,可并处吊扣驾驶证6个月。由于罚款数额偏低,难以起到惩戒和震慑作用,并且处罚仅限于驾驶员,对车主无法进行处罚,吊扣了驾驶证,车主可另换驾驶员。
(王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