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11日
头版
01

让技术人员去打工

成都市日前出台政策,鼓励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民营企业兼职(见本报8月7日一版)。这是件革故鼎新的事,说通俗点就是“让国企的专业技术人员去民企打零工”,这对以人为本、给国企技术人员以人道的关怀开了风气之先,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某些禁锢,无疑为专业技术人员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天高任鸟飞。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要把企业的人才变成社会的人才,让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多为社会做贡献。不可否认,国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是国企的人才资源,国企为培养他们付出了一定的心血,自己培养的人才,怎能让他人随便享用呢?用传统的狭隘的用才观念是解释不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一些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科研经费缺少、发展空间小,这诸多原因已成为制约他们成长和发挥特长的桎梏;在亏损和半亏损企业里,一些技术人员无所事事,难以施展才华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前者是对技术人员的“客观限制”,后者是对技术人才的主观浪费。与其如此,还不如给他们一个理由,让他们把自身的光芒放射出去。而民营企业恰恰为他们提供了释放光芒的空间。让国企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不侵害所在单位技术秘密、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去民营企业打工,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样既解了国企在人才待遇上的难处,又解了民营企业缺乏技术人员的困惑。一举两得,对社会的发展也更为有利。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在国企还是在民企,发挥其应有作用,为社会奉献是他们的天职。从尊重知识,尊重人的劳动出发,在当今年薪30万元请不来高级技术工人、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出现断层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政府及社会更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国企的技术人员去民企打工,让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技术能量”释放为更大的社会财富。 (阎瑞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