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哈佛培训的中国官员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座落在波士顿西北部的卫星城剑桥,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签订的三方协议,从2002年起5年内,政府学院将为中国培训300名厅局级以上中高级官员。为一个国家举办这么大规模的培训班,在肯尼迪学院还是第一次。2002年8月,哈佛校园迎来了首批60名中国学生。他们当中有11名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其余则来自地方政府机关。这些学员均是4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地市级或司局级以上国家干部。肯尼迪政府学院在离校园不远的查理士河边为中国学员们租了公寓,学员们的一日三餐也由学院统一安排,大多在政府学院周边的一些餐馆用餐。
哈佛大学所在的波士顿,是美国历史名城,风景秀美,离纽约和华盛顿等美国东北部大城市也很近。但在培训期间,所有中国学员几乎足不出户,连哈佛校园都没看全,波士顿的名胜什么样更是没几个学员能说得上来。在政府学院,记者看到了进修班的课程表:每天上午6时,学员起床早锻炼;7时整,开始早餐;上午8时,学员开始在教室里就教授布置的案例展开讨论。而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半,学员们则要上4节各一个半小时的大课。
与食宿条件的普通相比,这次培训班的教师阵容却可称得上“豪华”。记者在课程表上看到其中有政府学院的院长约瑟夫·奈,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素有“中国先生”美称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有前克林顿政府的高官,也有哈佛各学院的著名学者。
据悉,中国官员在美国的培训重点是学习公共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工作方法,所有课程被穿插在60个具体案例中展开。培训内容主要有四项:一是公共管理的战略性分析,即如何围绕目标安排财政预算和各部门合作等问题;二是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型问题;三是公共财政问题;四是城市信息化问题。
哈佛大学亚洲区培训项目负责人赛奇教授介绍说,60名学员当中,约有一半能听懂教授们用英语进行的讲课。为了让所有学员们听懂,培训班特地安排了现场翻译,大部分学习材料也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学员们在课堂上讨论气氛相当热烈。在中国官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肯尼迪政府学院还在替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举办一个30人的培训班,许多教授身兼两个培训班的课程。他们发现,美国人认为更接近西方的俄罗斯议员们在课堂上思想保守、脑筋陈旧、毫无生气,反而是来自中国的官员们提问积极,发言踊跃。赛奇教授说:“中国学员培训班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所经历的最成功的一届培训班,也是哈佛教授们遇到的最尖锐的一班学生。” (据《环球时报》肖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