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补钙的常见误区
1.没有症状就不会缺钙。早期骨质疏松无明显的症状,如出现出虚汗、牙松动等症状都是到了骨质疏松的中晚期,故也有学者把骨质疏松症称为静悄悄发生的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是容易发生骨折。
2.血钙正常就不会缺钙。人体为了维持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经常在缺钙的情况下动员骨钙释放进入血液中,以保持血钙的稳定,故血钙正常也可能缺钙。
3.到老年时再补钙。补钙的原则之一是早补,最好是女性35岁,男性40岁左右补充钙,可提高钙储量和骨峰值。
4.喝骨头汤可以补钙。检测证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微乎其微,更缺少具有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
5.有骨质增生者不需补钙。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缺钙,因此也应该补钙。
6.跟着广告走。现在的广告给人一种错觉,即全民缺钙和全民补钙,随便什么钙片都能补钙。这些纯属商家炒作,片面地夸大了补钙产品的功效。
7.有的钙剂的吸收率可达90%以上。这可只是动物试验的结果。
8.把钙制剂当钙元素来计量、介绍。人体真正需要的是钙元素,而不是钙制剂。
9.补钙越多越好。每天补钙量最好是500毫克以上,但如每人每日补钙超过2000毫克,将干扰铁、锌、磷吸收,故补钙不是越多越好。 (据自《孙安莉谈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