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要重视和转化消极因素
□/王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成份、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注意和认真对待。
其一,社会改革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份的复杂性,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产生了模糊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曲折;我们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和分配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使一些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如果仅仅看到改革实践中的一些失误和曲折,看不到改革实践发展的主流成绩,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把社会主义改革实践错误的理解成为搞“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就会动摇一些人的社会主义信念,导致一些人的悲观失望情绪。
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物质利益矛盾的凸现,从而导致一些心理失衡,特别是社会分配不公现象,引发了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体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国有企业遇到了严重困难,许多职工下岗,他们的实际利益受到了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少数借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健全之机,牟取暴利,甚至非法侵吞国家及集体的公有财产等原因,造成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发生的腐败行为,严重地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从根本上违背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其三,由于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诱发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并造成一种浮躁情绪。一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置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主张“一切向钱看”,把金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把商品交换原则搬到人际关系和道德关系中来,削弱了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拜金主义腐蚀了一些党员干部,导致他们腐败堕落,功利主义致使一部分人忽视社会效益、忽视长远利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
其四,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乘虚而入的西方错误思潮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沉渣泛起,对人们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和误导。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一些人的头脑和生活中,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互相激荡,冲突加剧,国内就有乘机鼓吹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人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有人主张私有化,否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人无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主流,抓住我们前进中发生的问题否定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还有人宣传封建迷信思想和歪理邪说,盅惑人心。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包括改革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思想观念和错误倾向,如不加以遏制和解决,就会给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要从实践和认识两个方面着手,重视和积极转化消极因素,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营造改革与发展的新环境、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