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圆梦
□文/康友
金陵南京,乃六朝古都,素以山川灵秀、人文荟萃而著称。而为古都源源注入灵气的则是秦淮河,她像条玉带,自通济门迤逦入城,经淮清桥沿夫子庙向镇淮桥缓缓飘去,把这座古城扮得生机勃发、灵韵四射。秦淮河向有“六朝金粉”之称。她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篮,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游客云集之处而名扬海内外。
今年夏天,我终于来到了秦淮河畔,寻索多年积压在我心中的秦淮梦,圆我相思多年的秦淮情。秦淮河绿水悠悠,倒映两岸错落有致的粉墙朱楼,古色古香的倩影。
我沿乌衣巷抵达耸立着“古秦淮”门楼的贡院西街口。举目远眺,我恍惚飘乎于千年的历史之间,由此开始了文化寻根的哲人漫步,徜徉其中,追觅那堆积千年的文化底蕴。步至街头,豁然开朗。我来到了文德桥边,周遭是明清气息极浓的建筑,我不禁惊诧于我迈进了时空隧道,一不小心坠入了明清腹地。在这大片的空间里,汇集了茶楼酒肆、亭阁庙宇、街巷河埠、牌舫画廊等具浓郁中国特色的优美建筑。瞧那参差起落间,精巧雅致处无不渗透着能工巧匠们的才能与智慧。
令人最为注目的要算文德桥下的这一方水域了。十里秦淮,从这里上下延伸,昔日凝脂飘粉、笙歌彻夜的秦淮精魂在此,亮眸在此。那“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窗”的古风灵韵,在斜阳的辉映下,越发诱人,不正是古都的气息吗?但见岸边,一溜儿排开许多小巧的画舫。我也饶有兴味地泛舟秦淮河上,领味秦淮水悠悠,诗一般、歌一般的妙趣。刚好夜幕初降,月上枝头,河两岸的彩灯一齐大放异彩,秦淮河中,那月与灯、水与月、水与灯,相互交融,遥相辉映,极富韵味。
我不禁思绪万千,当年偏安金陵的南唐、南明等小朝廷,朝廷权贵争权倾轧,沉湎于欢宴、笙歌之中,落得家破国亡遗笑后世的下场;“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六朝金粉”的十里秦淮则完全成为权贵、商贾和纨绔子弟的安乐窝、快活林,可悲可叹!又有多少的爱情故事让人传唱至今。紧傍河南岸的媚香楼,相传《桃花扇》中的名妓李香君与复社名士侯方域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玉滢云水浮香翠,露沾楼台坠粉红”仍不失当年的风韵。李香君,满怀爱国情,不畏权贵,不惜“溅血点作桃花扇”,留驻人间一片情。
秦淮水悠悠,在结束行程时,忽又想起朱自清、俞平伯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此时逾觉其文是那样的幽遂与精深,文中景物又是那样鲜活与清纯,人称“秦淮灯船,天下第一”此话非虚。
悠悠秦淮水,流不尽的世事沧桑,星月变换。而今的十里秦淮亦古韵转新声,沿河北岸的夫子庙商业街、文化街、美食街色彩纷呈,商品琳琅满目,满飘书画儒雅之气,加之风味小吃的浓香,游客如织而至。
“衣冠之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古往今来,星移斗转,在这“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的秦淮河上,点缀着数不清的名胜佳地,说不完的轶闻掌故。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而她正像一条巨龙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