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灾后重建长远打算
·朱进平·
最近以来,我省的渭南一带发生了多年不遇的洪水,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各级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以及广大群众,都做出了种种努力,如拨款、募捐、运送救灾物资、义卖、义演等。所有这些,大大地抚慰了灾民的身心,使他们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然而窃以为,以上这些做法还不够,还应从长远替他们考虑,如灾后重建、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业等,都得有个通盘和长远的打算,要实现这些打算,就得帮他们拓展致富门路,搞好生产自救。在这方面,我感到华阴县农业发展办公室的做法就很有特色。他们在安排好自己的包联点——敷水镇托西村灾民眼下生活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与新疆的棉花种植户们联系,拟组织大批青年男女赴疆摘棉,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积累资金。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们不光要将群众眼下的吃喝安排好,还要考虑灾民在水退去后怎么办,明年怎么办。”在他们的动员下,已有多名青年男女报了名,接着,他们又向政府争取资金,为赴疆者筹措路费。
笔者认为,华阴县农发办的做法很好,好就好在他在“授鱼”的同时,又“授渔”于灾民,帮助他们恢复“造血”功能。各级有关部门不妨学学他们的做法,多动点脑子,多想点办法,从根本上去帮助灾民。这样灾民的一切才会转入良性循环,生活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