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强对青年职工进行劳动意识差别意识教育
目前,对青年职工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多限于一般道德理想教育。这些教育当然重要。但笔者认为,根据目前青年职工的思想实际,对他们加强劳动意识、差别意识的教育更为对症和必要。
首先,应该进行劳动意识的教育。劳动是生存的必要手段,劳动是光荣的。凡劳动都是合法的。受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影响,一些人认为劳动均为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我们提倡的。比如说,一个人经过调查研究,救活了一个厂,使这个工厂扭亏为盈,不但为国家完成了税收,且给全厂职工发放了工资奖金。又有一个人发明了一个传统产品,很受国际市场重视,使一个村的闲散劳动力得到安排,他们所进行的就是脑力劳动,这能不受到我们的尊重和赞赏吗?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我们将来都要坐在电脑旁边工作,你能说这不是美好的劳动吗?
诚然,我们要承认在劳动中,有快速劳动收入和慢性劳动积累的区别。但是,要认识到,快速劳动收入不带有普遍性。比如说,某下水沟一时发生故障需要用1000元招聘临时工下去排除,一个有这方面技术的农村小伙子不怕脏和累,仅用了30分钟就干完了此活。又比如说,一个汽车开到悬崖上,三个轮子着地,有一个轮子担空,下面是万丈深渊,司机吓得要死,只好招聘有经验、有胆略的司机将车开到原来路上,以5000元的重金酬谢。但这种快速劳动收入,受技术、时间、胆略的限制,因而它不带普遍意义,它是我们争取的对象,但不是我们依赖的对象。
我们说,在所有劳动中,慢性劳动积累带有普遍意义,因为它适合于青年人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可一些年轻人认为,那样太慢了,总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在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他们聚在一起时,津津乐道是谁中彩或谁炒股发了财,买彩炒股发财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这里面有“动脑筋”的劳动和爱国的成分。但对于绝大多数职工来说,还是选择踏实劳动、勤劳致富更为实际。我们举个例子:一个人月薪加上奖金应为800元,自己省吃俭用还余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如果有五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从中年起也能干些事,比起碰运气买彩票致富的概率要大得多。此外劳动观念也得变。比如说服务行业,做饭、洗衣、理发等,过去往往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但也得去干,甚至是拾破烂或打扫马路和厕所也得去干。有人拾破烂一个月收入两千多元,最后成为食堂老板,也有人从晚上摆摊卖小吃做起,最后成为一个大酒家老板的。看来凡事都要从简单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去干,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干大事业的人。
其次,对青年一代要进行差别意识的教育。我们所处的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我们承认差别是有的,且这种差别还要维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行政界,有省部级、厅局级、处县级之分,在教育界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之别,不同的级别待遇不同,这些都是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承认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按他对国家的贡献有大小来区别的。在一条马路上,有坐小车的,有骑自行车的,也有步行的,差距可以说处处表现出来,关键问题是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我们所说的正确态度,就是承认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底子很薄,差别是正常的,有差别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认为差别就是消极因素,在目前它还是积极因素。做为青年职工自己,要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学习踏实工作,获取自己这个位置所应得的报酬。 ■宫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