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哀哉!“给猫下奶”礼
据《辽沈晚报》报道,家住锦州北宁的贺某是一位常年承包工程的包工头。最近,他家的猫下了两个小猫崽儿。这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让贺某纳闷的是,很多在他的工程队里打工的工人纷纷登门拜访,并都留下一两百元所谓的“礼金”,并美其名曰给猫下奶……
原来,贺某自成立施工队以来,对招收的工人实行的是每年结算一次工钱的“年薪”制度,工人们反映,贺某始终能按期、足额发放工资,使工人们很感激。于是,才出现了工头猫下崽,民工忙送礼的荒唐事。
按说,民工为老板打工,老板为民工开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民工们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并将本应是老板应该付给的,则变味成了贺某高尚的“义举”。
仅因老板不拖欠工资,民工们就借老板家猫下崽的机会,向老板行礼,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读罢这则消息,不免让人感到辛酸,替这些民工的这一举动感到悲哀。
但从这件荒唐事中,却让人们深思的问题很多,反映出在目前的社会上,老板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是多么的严重。也就是说,大多数都拖欠民工的工资,只有极少数老板能按时付给民工工资,以致使民工将自己本应获得的正常劳动报酬,误认为是好心老板的“义举”。这对我们的用工制度,不是极大的讽刺么,难道我们还能容忍这种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继续下去吗? ■赵德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