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高潮来临
据新华社电 在经历了三年改革与脱困后的国有企业又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随着我国政府确立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东三省的决策者开始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全国国企改革新一番高潮已来临。
“十六大”以来,国企的改革重新提上各级政府的日程,特别是中国政府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国有企业集中且大多生存困难的东北三省相继出台了各种措施,以加速国企改革。黑龙江省在今年上半年成立了国企改革推进小组,主要目标就是重组黑龙江的400余家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今年上半年,沈阳市政府已明显加快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期分批推进国有股转让,目前已有9家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被列入向外来资本转让的名单。吉林省决定,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和中小企业退出。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重组,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优化所有制结构。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量是17.4万亿元,而国资委的主要负责人要求,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企业的兼并、联合、重组,力争用5年时间使符合破产条件的国企基本退出市场。
但是,国有企业沉重的历史包袱仍可能成为国企改革的最大阻力,尤其是企业债务问题及人员安置问题在东北地区尤显突出。辽宁省省长薄熙来曾对外商坦言老工业基地的弱点时说,东北要想成为中国新的“经济三角洲”并非易事,资金问题就是一个瓶颈,仅安置好矿区职工就需资金百亿元,中国的通常做法是由买方企业负责解决卖方企业全部人员,包括离退人员的就业、福利、社会保障等问题,这可能是阻碍建立国企退出机制的一个主要障碍。专家预计,外资进入中国对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刚刚开始,未来5年内,外资并购将有一个明显的增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