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10日
北国周末-阅览室
03

一企业的三个举动引起争议改革生发的阵痛该谁承受

今年元月,北京城建集团重组,原城建新创公司水电分公司100名职工划归城建一公司水电分公司。由于重组只分来职工而没分来资产、没有工程,公司陷入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却有了引发争议的几个举动:

一是工资的发放上。为保证职工过春节,分公司贷款将2月份全额工资和过节费发给了大家。

第二件事,在劳动用工上。在分过来的这100人中,专业与水电不沾边的有23人。按市场化用人模式,这些职工下岗分流似乎天经地义。然而,分公司领导层却没有选择这一作法,这23名职工最终得以妥善安置。

第三件事,在职工子女就业上。分公司普通职工王兴朝,因健康原因一直不能工作,家庭生活困难。分公司领导经多方奔走协调,安排其大女儿在城建一公司就业。

水电分公司的这三个动作,让一些人心生疑惑:企业困难时,本该尽量少贷款;面对企业不需要的职工,本该进行分流;职工个人的事,应该自己解决——企业的这种做法背离了市场经济法则。

不少职工不同意以上说法,他们认为,这恰恰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境界。

对上述两种不同的看法,该分公司经理李东国作了解释。他认为,北京城建集团的此次战略重组,对集团整体发展意义重大。水电分公司出现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而带来这些阵痛,原因不完全在于职工,阵痛同样不应由职工全部承受。

经济学家则认为,现代企业崇尚制度管理,但这一思想至少体现两个层面,一是靠制度约束人,二是靠制度尊重人。如果失掉了后者,则一个企业就会失掉“人气”。

(据《工人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