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偷情跳楼引发保险拒赔案 官员下海新趋向 财富是一种责任 再就业金点子(七) 模仿走不出自己的路 冲谁而来? 求职的故事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求职的故事

□文/盛剑云

踏实

某大企业招聘高级人材,开价月薪5000元,要求至少是研究生以上学历,男性,录取名额只是一名。由于薪酬优厚,应聘者众。经过严格的笔试淘汰后,有三人进入“最后冲刺”:通过面试将从三人中挑选出一位幸运者。

进行面试这一天,三位面试者都提前来到面试现场。面试的办公室进门口处有一团废纸,第一位高才生踩着废纸进来昂首挺胸坐在面试的位置上,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了企业总裁提出的问题后,就在总裁“回去静待消息”的吩咐下,又昂首挺胸踩着这团纸出去了;第二位高才生亦如此;最后一位面试者进入考场时,却是先检起那团废纸拿到纸篓里,然后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回答了总裁提出的问题。总裁当即拍板:“我们企业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一室不治,何以治理一个企业!”

财富

某大公司招聘高级人才,经过两轮严格笔试的筛选,剩下八个应聘者,最终将通过面试,由总裁决定其中的四名人选。但是,举行面试这一天,面试考场竟奇怪地出现了九个人。“谁不是来应聘的?”总裁问。“先生,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参加面试,因为我拥有一笔无形的财富。”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说。总裁对此很感兴趣,就询问清楚了他的基本情况:大学本科,有10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0个企业任过职,中级职称。然后委婉表示:你的学历、职称,均属平平。十年的工作经验倒算是个砝码,但本人并不欣赏不断“跳槽”的人。实在对不起,抱歉了。

“先生,我并没有跳槽,而是我所供职的这10家企业都先后倒闭了。”“那你可真是倒霉透顶了!”应聘的一位考生不无讥讽地插嘴说。“不!先生,我认为这正是我的一笔无形的财富。很多人都只重视成功的经验,而我更有经验避免错误与失败。”中年男子说。这时,一直闲站在一旁的一个老头走了过来,给总裁倒茶,又倒了一杯茶递给中年男子。他接过茶又继续说:“谢谢,先生。这10年来我任职的这10家企业,锻炼出了我对人、对事、对未来的敏锐的观察能力,举个最具体的例子吧(他指着总裁说),真正的主考官不是您,(又指着老人说)而是这位可敬的老先生。”

“哈哈哈……”所有的考生都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都以为他神经出了毛病。但是在他们笑过一阵后,便都一个个瞠目结舌了。因为这位倒茶的老人发话了:“先生,很好!你第一个被录取了。但我最想知道的是:我的向来很成功的表演为何失败?你究竟看出了什么破绽?”

诚实

一家外资企业招聘一名文职人员,要求条件是:女性,未婚,本科学历。在经过严格笔试后,只剩下三人,幸运者将通过口试从这三人中最后确定。

她是这参加口试的三人中的最后一名:笔试考分在三人中名列最后。而参加口试这天,她也来得最晚,当她在规定的口试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达时,其余的两名竞争者早早就恭候多时了。两人都风姿绰约,衣着光鲜,面目姣好,“外部形象”比她强多了。

应试时间到了,第一名应试者从等待的客厅被叫到办公室里去后,不到10分钟就推门出来了,一脸的得意洋洋,胜券稳操的样子,高昂着头走了;第二名应试者亦如是,进去10分钟就洋洋得意地出来了,也是骄傲地昂着头对她不屑一顾。

当她最后被请进办公室应试时,主考官是位“老外”,他旁边坐着两位同胞,想来是他的“参谋”。当她才坐在“老外”面前时,“老外”端详了她几秒钟后就显出满脸的惊喜,便用流利的华语说:“小姐,我好像曾经见过你。”

“不,我不认识您,先生。”她说。

“小姐,请你好好想想看。前几天,我在本市的滨江公园里的确见到过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老外”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有位老婆婆在公园里不慎摔倒了,正是她立即抢上前去扶起了老婆婆,并帮其拍打掉身上的灰尘,还执意要送老婆婆去医院检查,看看到底跌伤了那里没有……

“先生,您认错人了。我最近就从来没有去过一次滨江公园。”她说。

“老外”和他的两名助手相视一笑。立即拍板:“小姐,恭喜您已经被录取了,明天就来报到上班吧!”

其实,“考题”完全是“老外”杜撰的“美丽的谎言”,只不过用它来测试:应考者是否诚实。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诚信,企业怎能放心把一项重要的工作交付给一个不诚实的人?在这个相互竞争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真正的机会也会伪装成陷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