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情系矿山写人生
——记澄合矿务局机械动力处处长王素珍
本报特约通讯员 孙广法
编者按:这篇通讯记叙的是澄合矿务局机械动力处处长王素珍同志的事迹。王素珍同志的事迹朴素而平凡,但就是这朴素与平凡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女知识分子、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不是王素珍同志不知道苦、不知道险,而是她对艰苦与危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在矿井这个“女人的禁区”,王素珍20年如一日,用心血和爱踩出了一行行坚实的人生脚印,理想、责任、爱心浓缩了她20年来的不懈奋斗。有人曾问,什么叫“三个代表”?如何实践“三个代表”?还是请大家从这篇报道中寻求答案吧。
“我的事业在矿山”
1983年5月,毕业于西安矿院机电系的王素珍,怀着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澄合局权家河煤矿机电车间当上了一名实习生,开始了自己无怨无悔的人生之路。从此,她把自己的心交给了煤矿,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学煤矿机电的,我的事业在矿山。”
在矿山这个男人的世界里,女人要站稳脚跟,干出点名堂,一是要有强健的体魄,二是要有精通的技术,否则只能卷铺盖走人。经过半年见习已经开始负责运行技术工作的王素珍,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
对于自己的身体,王素珍自信能吃得消。虽然个头只有一米五几,但自小在农村长大,从大学开始每天早晨6点起来长跑,到矿山后也从未间断,还曾经获过矿院越野赛女子冠军。至于技术,她相信只要把学校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刻苦钻研,就能成为一名好技术员,实现做一名工程师的理想。
然而,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次,运行队准备检修井口变电亭高压隔离刀闸,她是队上的技术员,队长让她起草一份安全技术措施,她向队长了解了检修程序和检修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便很快完成了措施的起草。可是,当她满心欢喜地交到矿谢副总工程师手里时,却受到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问她看没看过电气安全规程,让她弄明白后重写。
此事对王素珍触动很大,深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远远不够用,许多东西必须从头学起,在学中干、干中学。从此,运行队的师傅们每天都能看到她身背挎包,拿着笔和本子,从早到晚围着一台台机电设备仔细观察,认真抄写,不懂就向师傅们请教。深夜,她的宿舍还亮着灯,翻阅资料,绘制图纸,做工作日志和学习笔记。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