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28日
头版
01

禁说“无可奉告”

以往政府部门动辄采取拒绝媒体采访、随意隐瞒设卡等方式回避监督的情况,今后可望在四川省得到彻底改变。据报载,四川省率先在全国开办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现已顺利结业,59个省级部门的新闻发言人正式“持证上岗”,回答公众普遍关心的经济、社会等事关国民生计的重要问题。而且在发言中必须讲普通话,禁说“无可奉告”之类的用语。“无可奉告”成发言人禁语,四川在推进民主化进程中迈出可喜的一步,它与人民群众对政府政务公开的要求又近了一步。

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政府的特权越来越弱化,政府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化。在这个过程中,监督政府处事的制度应该具体且透明,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在众多的监督方式中,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是比较广泛且被人民群众所接爱的一种有效方式,政府能否正确对新闻媒体的公正监督,可以直接看出一个地方及其政府的民主氛围。

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对政府部门监督的力度有多大,往往取决于政府对新闻采访的态度。是欺骗、隐瞒,还是避重就轻,或还是只报喜不报忧,完全是政府拍板定案的事。如果政府不满意,就是新闻记者以职业的敏感按照新闻规律对一些事实进行采访,往往不会得到全面、详细的内容,采访就是失败的,监督就会落空;另一方面,既使记者费尽波折,了解到了事实真相,政府部门要是不让记者发稿,一般稿子也是不会见报的,监督也是一句空话。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不但不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而且常常怂恿当事人或让执法部门采取暴力和非法的手法阻挠记者采访(山西繁峙矿难中就出现了新华社记者被打的恶性事件)。以上种种原因表明,现在的新闻监督在个别地方仍是软弱无力的,起不到一点作用,原因就是当地政府对新闻监督的态度有严重问题。但是遮遮掩掩是站不住脚的,“非典”时期发生的一些事已证明了这一点。

那里民主的进程越快,那里就发展得越快。政府到底该干什么,十六届三中全会已指明了方向。越是开明的政府,人民群众越会拥护,相信四川省的做法会被推广开来。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