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05日
综合新闻
02

无暇顾及自身受损 筹资帮农恢复生产

我省农村信用社重建灾区挑大梁

本报讯 在华县、华阴市、渭南临渭区,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职工,走在泥泞的乡村道路上,挨家挨户了解村民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情况,并简化手续,及时将贷款发放到农民手中。这是近日记者目睹的场面。

今年我省渭南及陕南、陕北地区,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渭南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247万人,受灾农田410多万亩,近2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农业受灾,也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投放给农民的“小额贷款”质量。据省信用合作联合会统计,全系统有10亿元的正常贷款已形成新的不良贷款,不少信用社亏损已成定局。

陕西省信用合用联合会有2.2万名职工,分布在全省各个城镇、乡村,共有网点1682个。也是我省金融系统分布面最广最多的机构。面对农村大面积受灾,我省信合职工,一方面积极参加当地的抢险救灾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坚守工作岗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民家中,摸底排队,做好灾情统计和灾后生产自救及秋播备耕资金预测。简化贷款手续,将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对到期又难以收回的贷款,各信用社为其办理延期手续。据了解:到9月底,该系统投放贷款达60.4亿元,有40亿元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在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农村信用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记者在基层采访了解到,华县信用联社已筹措2000万元支持灾区群众恢复生产,并推出“农户联保贷款”。还通过当地电视台,以公告形式把贷款的消息告知广大群众;洪水刚过,华阴市信用联社组织100多名信贷员深入受灾乡镇,了解情况,并筹措1000万元,发到农民手中;渭南临渭区信用联社加大城镇储蓄力度,然后投放到灾区。今年前9个月存款增加1.1亿元,贷款达1亿。商洛、安康、汉中等地的农村信用联社,克服自身困难,为恢复当地的农业生产及灾民重建,也筹措了上亿元资金。暂住在秦岭电厂俱乐部的庆华村村民说,信用社不但帮咱脱贫致富,还在我们受灾时,援助帮助我们。据统计,全省信合系统广大职工还为灾区捐款377094元,以及成千上万件衣物。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