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14日
北国周末-阅览室
03

我国粮价为何全面上扬

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粮食市场化论坛上,专家提醒,粮价全面上扬是进入新的粮食短缺期前夕的一个信号,我国粮食市场的拐点可能在2005年前后到来。

粮价的背后是供求关系的转变。粮食专家、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经谋在论坛上分析了造成粮食短缺的原因。

一是粮食生产周期。根据过去经验,粮食生产周期为4—5年,大体表现为两欠一平一丰收,这可称为小周期。在1995年后,经过连续几年的粮食丰收,供给相对过剩,库存增加,并不是否定生产周期,只不过是把周期拉长,下一个时期应是进入歉收期。另外,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大周期。

建国50多年,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短缺——紧张平衡——平衡有余几个阶段。根据市场信号及周期变化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阶段将进入新的短缺期。“两个周期在短缺阶段交叉,可能会加剧短缺程度或加快短缺到来的时间。”

二是粮食供给能力受抑制。影响的因素包括:种植结构调整,耕地面积的占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递减,农业劳动生产年水平较低,品种品质较差及税费负担较重影响种粮积极性。据了解,我国的粮食产地面积曾经高达15亿亩,目前已经下降到14亿亩,而各地大办开发区等乱占耕地的事情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粮食产量下降。

与此同时,我国的粮食需求水平却呈刚性增长。“这是由于我国总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以及饲料用粮的不断增加等原因决定的。”李经谋分析说。

(据《中国经济时报》华中炜/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