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17日
综合新闻
02

棉价为何飙升

——我省棉花市场形势分析

近期,特别是进入10月以来,我省的棉花价格暴涨,标准级棉花每吨由13500多元,涨到了18300多元,短短月余时间,每吨涨幅近5000多元,这是多年来少有的。对此,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棉价缘何暴涨,后市又将怎样,笔者进行了调查。

1至10月份市场回顾

今年的棉花价格真是一波三折,吃尽了风头。由于受去年棉花减产的影响,元月份棉价开始抬头,标准级棉花由上年每吨11000多元涨到了11500元,2月份上涨到12600元,3月份涨到14000多元。4月份受国家调控、进口大幅增加以及新棉种植面积的扩大,棉价出现了回落,每吨13000元左右徘徊近半年时间。但是,本来基本平稳的棉市,天公却不作美,8至9月连续阴雨,造成棉花棉桃脱落、烂桃,加之桔黄病等,在棉花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30%的情况下却形成了面积增大、单产下降的局面。10月份,经营和纺织企业按捺不住了,看到棉市将出现缺口,经营者提高价格,纺织企业纷纷抢购,使平静了两个季度的棉市再度升温,由10月初的13500多元,不到两星期涨到18300多元,涨幅之大令人咂舌。

今年市场供需分析

从国际市场看: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测,2003年全球棉花初期库存874万吨,产量2035万吨,消费需求2121万吨,供需基本平衡。从全国市场看:据有关信息,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600万亩,比上年增加20%左右,但由于受阴雨的影响,预计全国产量由原580万吨将下降到520万吨,较上年仅增产28万吨,全国总消费量大约630万吨左右,供需有缺口。

据省统计局信息,我省棉花种植面积约92万亩,受阴雨的影响,预计产量80万担,减产30%左右。全省有大中型纺织企业13家,小纺织企业30家,年需纺棉300万担,供销社可收购50万担,社会其它渠道收购20万担,远远不能满足纺织企业需求,缺口主要靠外调入。另外,由于棉价上涨,当前产棉区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收购价格上涨,籽棉由每市斤2.7元上涨到3元左右,皮棉由6.61元上涨到7.20元左右,二是由于连续阴雨使棉花品质下降;三是市场秩序混乱。另据来自供销社的消息,由于阴雨今年新棉收购时间推迟,到10月28日全省供销社系统收购棉花27万担,较上年50万担下降了45.5%,预计供销社系统可收购50万担左右。

对后市的几点看法

目前,人们对棉市有两种观点和看法:一种是缺口较大,棉价还要上涨,可能每吨突破20000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棉价过高,棉市风险较大,笔者综合多方因素分析,棉价过高,未来棉市确存在风险。第一,棉价由年初的11500元涨到18300元,上涨幅度之大不符合价值规律。第二,棉花有缺口,但国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可增加进口。第三,棉价过高,但棉纱价格偏低,使纺织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将会形成一方面限产压绽,小企业无利可赚停产关闭,这种情况已经抬头;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对一些可用化纤代替棉花的织物将会改用化纤。若这两个因素同时出现将使棉花缺口大大缓解。

因此,经营和纺织企业以及棉农都要密切关注棉市的变化,慎重运作,防止陷入被动。棉农不可惜售;经营者莫要囤积居奇,有关方面要加大棉花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使棉花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王安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