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国里尽朝辉
——记走向辉煌的安康市汉滨区河西镇卫生院
出安康,过汉水,从付家河收费站右拐,沿笔直平坦镇公路、伴缓缓潺潺之流水前行不远,有一美丽的小镇,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西这块沃土上。小镇街道整洁,房舍俨然,周围稻田星罗棋布,蜂飞蝶舞花蹊。具有悠久人文历史的小镇让人留恋忘返,但座落于镇中心,气势不凡的河西卫生院近几年来以高超的医术,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全新的理想,优质的服务令人引颈瞻目,无限赞叹。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撤区并乡前的河西卫生院仅有医疗用房二、三间,且破烂不堪,医疗器械是老三件,年收入不足3万元,职工人心涣散,病人舍近求远。撤区建镇后,卫生院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效益”,以“一无三配套”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势,加快卫生院建设。建医疗用房2100平方米,配2000MAX光机,B超等中型设备60余台,设有温馨病房、普通病房、手术室、外科、内科、妇产科,能成功进行各种危重症抢救与胆囊切除,骨科及剖腹产手术,年就诊患者24500人次,年收入达70万元,是96年总收入的30倍。心血与汗水终于浇开了鲜艳夺目的胜利之花,卫生院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创佳评差最佳单位”,2001年被卫生部授牌为“一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各项工作均得到市、区人大的高度好评。由此河西卫生院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驶进了深海,跃上了潮头,冲向理想的彼岸。
风采一:强素质 亮特色
墨子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河西卫生院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建设专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院领导深深懂得科技兴医,人才为本,现代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
人类的每一种人才,同每一种树木一样,都有它完全特殊的性质和果实。因此院领导针对本院缺乏业务技术骨干,服务水平低,病员流失严重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全员业务培训。先后选送多名医护人员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邀请专家学者来医院讲课并作临床指导。在岗职工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之余,坚持自学,坚持听课,完成了西医大专和中医临床培训。对培训对象实行每月考核和奖惩,不及格者一次补考,二次轮训,三次待岗,对考核成绩优异者进行物质与精神双重奖励,这样不但激发了职工自学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同时积极与铁路医院、市中心医院、安康卫校等建立了协作关系,在挖掘卫生院内部潜力的基础上,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开设当地群众需求的外科、妇产科、急救等特色专科。由于专科有特色、服务质量高,不但留住了当地患者,而且使瀛湖、关庙等地的患者也纷纷上门就医。同时卫生院利用专长积极与计育办协作,承担了全镇80%的计划生育工作,河西卫生院由此驶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院长冯正魁深有感触说:“以特色吸引患者,提高医技水平和服务质量是立院之本。”是啊,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发展自己的特色,才能创造新的优势。
风采二:搞改革 壮规模
时代在前进,改革的浪潮滚滚向前,医疗系统良性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一个个挑战已摆在了河西卫生院的领导面前,结合本院的实际,认真调研、苦苦思索后的院领导进而清楚的认识到:卫生院要发展,就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大胆改革旧机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改革中不断开拓,不断进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达到人才结构合理化、卫生院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按照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了两级聘任制,即院长聘任科主任,科主任聘任科室人员,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一人兼多职,替代行政后勤专职,从而达到了人尽其才、结构合理、节约经费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紧接着又进行了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率先打破传统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求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的分配制度,将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职工工资按药品诊疗收入比例分配,把服务质量、技术水平与个人经济效益挂勾,这样就将职工利益与医院效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不但提高了职工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而且使职工增资医院增收,为卫生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快制度改革的同时,在硬件设施的改善上大做文章,千方百计壮大卫生院规模,改变办院条件。对设备购置实行市场论证,职工自愿入股,年底分红,定期还本;对房舍建设实行建筑公司、医药公司、职工、卫生院及社会共同出资,互惠互利。同时加强协作关系,争取上级医院、各级政府计划、财政、建设部门的支援与扶持。几年来,卫生院共投资200余万元,不但新建了住院楼,开设了各种科室,购置了多种医疗设备,还解决了职工住房问题。频临倒闭的河西卫生院现在是楼房鳞次栉比,好树成行、花草葳蕤,前庭后院,甬道相连,是汉滨区规模最大的一所乡镇卫生院。
风采三:抓管理 重乡村
医院要发展,制定和完善措施与加强管理是关键。几年来河西卫生院先后制定了18种医疗规章制度,并规定了明确的管理与审查办法。为保证各种制度落到实处,还成立了6个领导小组,每月进行检查验收,不定期召开院委会、汇报会,落实奖罚措施,借鉴上级医院管理经验,进一步明确规则,强化管理措施。对重大手术及医院新开展的技术服务项目实行审批制度,对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验收检查办法,确保各项工作100%达标。同时,卫生院将每周一定为“院长综合查房日”组织行政、业务技术人员去全面了解患者需求,职工要求,解决其急需解决的问题,不但密切了医患干群关系,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各种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卫生院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极力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有效地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了出生人口的素质。对村级卫生室、卫生院加强业务培训,并实行年终统一考核,配备冷链器材及常规诊疗设备并协助解决报酬问题。强化农村卫生监督管理,积极配合卫生监督所,加强全行业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严格村级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的准入,建立并完善村卫生室年度目标考核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和村级业务管理与指导,规范村卫生室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卫生院还始终把宣传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工作中的重头戏。以改水、改灶、改厕为重点,加强环保整治,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不但发放大量的健康教育宣传单,还经常利用板报和巡回演出进行家喻户晓的宣传,帮助农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谓是人改变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人。
春花不自赏,壮岁求其根。改革开发和社会的进步为河西卫生院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一飞冲天的空间。在他们身上,让人们看到了一种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不但使天使国里有朝辉的昨天,而且一定会激励和鞭策他们迈向灿烂的明天。
本报安康记者站 张春生 杨琳 唐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