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04日
综合新闻
02

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 开创林业发展新局面

——赴欧洲招商考察归来感想录

陕西省宁东林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颜学录

我有机会随陕西赴欧洲招商考察团对欧洲九国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于10月11日至10月27日历时15天时间,进行了参观考察。有幸作为一名成员,感触颇多。下面是我欧洲之行的几点感受。

感想录之一

改革开放政策英明果断

2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神洲大地涌动改革春潮,打破了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体制。改革开放政策缩短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拿来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文明的东西,借用别人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减少了没必要的尝试过程,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用别人之法,加自己之谋,走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之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特别使禁锢几百年的中国在思想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对多年的保守思想,小农意识进行了一次大清洗;思想翻了身,万事竞创新。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在中华大地一夜涌现,洋装洋货随处可见,东西方文明相融益彰,推动中国人的思想和经济迅速进步、发展,提升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存在地位。

东西方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观念的差异,西方认为:1、政府的着力点是创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过问企业的具体运作;2、政府官员的政绩不仅是经济指标,不仅是GDP的增长,他们更看重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3、经济要高效,政府要廉洁,就必须将市场能做的事交给市场去做。

联系实际,先进的文化与保守的思想观念并存;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与闭门宰客并存;大量引进人才与一些单位浪费人才并存;一些实事虚干与某些虚事实干并存的诸多“陕西现象”应值得我们深思,想方设法要进行遏制,根本的问题是要按照干部的标准选好人、用好人;主要的问题千方百计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并为抓机遇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陕西的资本市场最短缺,就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力从本土上“赶”出去,发扬温州人的精神,到外面去挣钱,到外国去发展。劳动者物质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思想观念自然就转变了;应该下决心把劳务输出当作陕西战略产业来抓,让陕西为西部创出一条发展路,实现陕西跨跃式发展。

感想录之二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借鉴

林业作为提高人类生活品位的载体,经营林业的思路就尤为重要,我们要借鉴欧洲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真正提升林业的基础地位。

目前我国生态状况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林业管理和经营体制还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林业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结构不合理,木材供需矛盾突出,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的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整体上讲,我国仍是一个林业资源缺乏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16%,大大低于欧洲国家,这就迫切要求我国林业有一个大转变。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对林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这是当务之急。

为了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步伐,就得进一步扩大林业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市场推销自己。针对我国林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要加大引进力度,着力引进资金、资源、良种、技术和外国管理经验;努力扩大林业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外商投资办林业;制定有利于扩大林产品出口政策,完善林产品出口促进机制;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海外林业开发;积极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加强生态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了好的环境,外商就会来投资,地方也解决了就业难问题,政府随之就有税收,经济跟着就发展起来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就具备了基础条件。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相统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尽快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从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10年里,减少森林破坏,防治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化,改善大气和水资源状况,确保粮食安全,消除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中国政府再一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依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在可持续发展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就得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步伐,就要处理好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现生态优先理念,确立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要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生态文明的新的社会形态。

森林生态产品及服务是重要的公共产品,要积极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及成本评估和核算指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现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公益林建设可以实行公有民营或民有民营;商品林简化采伐管理程序,以《森林法》为准绳,逐步实行备案制,法制化。

新世纪的林业发展,必须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林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弥补国内需求缺口,发挥比较优势以形成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弘扬丰富的森林文化,扩大生态文明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国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国民的生态文明发展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强化林业法制建设,加强林业专项立法,严格执法监督,增强普法实效,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服务与保障。

感想录之三

结合实际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9号文件精神

今年6月25日,中央发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是对我国林业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决定》出台在新时期我国林业面临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意义十分重大,可称中国林业发展新的里程碑,与国际接轨的前奏曲。《决定》顺应时代脉搏,合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决定》明确指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该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对林业工作的认识,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到突出强调生态效益,这是我党对林业认识的一项新飞跃。《决定》首次提出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首次提出将公益林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提出对商品林实行优惠信贷扶持政策,对林产品实行低税赋政策;首次提出要安排部分造林投资,用于直接收购各种社会主体营造的非国有公益林。特别是《决定》的出台给我们林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林业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把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好、理解透。迎接林业跨越式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紧紧围绕我们宁东林业局“富民兴局”这一战略目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立党为以、工作为民、同心协力、发奋工作,让宁东林业局再造一个辉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