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
□文/赵林菊
我的记事本中有一段用特殊记号标注的句子——“我嫌妈妈太辛苦”。每每看到它,就如同看见女儿当时说这番话时两颊滚落的泪珠……
女儿出生后一直由我带着,娇生惯养,不曾经历风雨,那时我待岗在家,所有时间都倾注在女儿身上,直到她三岁那年我重新上岗后不得不将她送进了幼儿园。刚到幼儿园,女儿适应不了集体生活,大病小病不断,我要上班又要照顾久病的老人,还得带她到处看病,累得不成人样,觉得老天不公,什么事都让自己碰上了,没地方出气,只能大呼小叫地喝斥女儿不争气。末了,还给她重新起了个名字叫“每周一歌”(女儿几乎每周发烧一次)。谁曾料到就是这个“新名儿”刺伤了她,从此女儿身体哪儿不舒服或者遇事有什么想法再也不说了。
一次,我从幼儿园接出浑身滚烫的女儿直奔医院,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症状,便嘱咐我精心观察。当时丈夫出差在外,我的工作又无法耽误,只好把她托付给邻居照看。接连三天的高烧,吓得我几乎丢了魂。有经验的老人告诉我,女儿可能得了腮腺炎。回到家里,我用久违了的温柔话语问女儿:“下巴两侧疼吗?”女儿忙使劲点点头。“多长时间啦?”“好长好长”,女儿用极具童稚的声音回答我。“为什么不告诉妈妈?”我生气地问道。“我嫌(怕)妈妈太辛苦”……女儿哭得很伤心,也很委屈。而我呢,眼中噙满了泪水,感到非常震惊。我极力压制住内心的痛楚,紧紧搂住女儿告诉她是妈妈不好。不是吗?整天喋喋不休地絮叨使她不敢在我面前诉说她的烦恼和委屈。女儿还不到三岁半,对于词语的正确搭配都没有掌握,却承受了她那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而这个压力来自于我。这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尽管为人(儿)媳、为人妻、为人母的我生活得很无奈,但这都是我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所应饰演好的角色,可女儿不同,她应该和同龄人一样拥有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然而,仅仅因为我这个母亲有太多的抱怨,在不经意中竟深深刺伤了她的童心,扼杀了她的童真,扰乱了她的精神生活。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改变了对女儿的态度,用温柔的言行举动加倍呵护她、疼爱她、培养她。现在女儿已是子校学前班的班长了,我们在一起时就像知心朋友一样谈心、论事。女儿很有主见,因此偶尔我俩会有争论,但我心里挺安慰,因为这表明我们之间已经没有距离,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
女儿的名字叫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