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3年12月19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憩心亭 背载着良心出门远行 儿子的世界 梦茉莉 追忆“二虎守长安” 图片新闻 致南方友人 老父卖血供子读书 逆子逃学不认亲爹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北国周末-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憩心亭
04

追忆“二虎守长安”

(上接一版)

六月上旬,西安远近郊区的田野里,沉甸甸黄澄澄的小麦已经成熟。麦香扑鼻,十分喜人。刘镇华怕城内军民出城抢收,便下令焚烧。火势愈烧愈大。白天浓烟蔽日,黑夜火光烛天。约十万亩小麦烧了七天七夜。多少农民兄弟面对这即将到口的粮食被化为灰烬而痛断肝肠,有的甚至气绝身亡。

镇嵩军采用多种办法攻不开城,刘镇华焦躁不安,便挑选300人组成爬城敢死队,造云梯50架,赏金数万,以重炮开路。配备一个旅的实力,掩护敢死队以城东北角一段为攻击点。7月的一天晚上,守城官兵进入梦乡,敢死队员悄无声息地摸到城墙脚下,数十名敢死队员飞快地爬上云梯,顿时,枪炮声、喊杀声大作。城上增援官兵迅速赶到,很快消灭了爬上城墙的敢死队员。敌人络绎不绝地沿云梯向上爬,爬上一批被击落一批,再上一批再被击落。从黑夜战斗到天明,又从清晨战斗到下午,城墙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敌人仍不肯撤退。城内守军组织了两支步骑联合大队,绕至敌后猛烈挟击,敌不能支,始方退去。

最后,刘镇华便采用了一条“打不死饿死”的毒计。从关中各县抓来数十万民夫,绕西安城一周挖掘宽、深各一丈五尺的绝断沟,沟的外沿加高一丈多,并以土坯砌成城垛,留有枪眼和机枪口,每隔十余丈修建一个较宽敞的掩蔽部,木料砖瓦全是拆毁农村民房而来。若远望,俨然一道城外城池,与旧城墙并峙。这样,一可防止城内守军乘黑夜出城袭击,二可防止城外把粮食运进城,还可防止城内人逃出城去。用心极其毒辣。

民以食为天。西安保卫战后期,守军司令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军饷民食。中共党员带头把自家粮食拿出救济百姓,被百姓誉为活菩萨。有的甚至出城冒死穿越火线去远郊购买粮食,再冒险运进城,救济百姓。

在西安保卫战最困难阶段,总司令部面临的矛盾多、压力大。就连李虎臣也曾一度动摇。杨虎城整天跟他战斗、生活在一起。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他,终于使他坚定起来。投降派更是甚嚣张尘上,暗中与刘勾结,通风报信,散布流言,瓦散士气。司令部将通敌最露骨者枪毙后,投降派的活动才得以平息。

西安保卫战后期出现军民争食现象,总司令部一方面设法从城外弄一些粮食,另一方面加强军纪。杨虎城反复强调,革命军必须保护老百姓,不许军队随意到百姓家征粮。他还要求全体官兵一定要坚守到底。万一不幸西安城被敌人攻破,各部官兵必须坚守防地,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流尽最后一滴血。并慷慨激昂地说:“我已下定决心,城破之日,我就自戕于钟楼底下,一谢大家,一谢人民。”言时声泪俱下,在场的许多军官都被感动得流下热泪。

西安被围后,李大钊给正在莫斯科考察的于右任、冯玉祥发去“西安求援急如星火”的紧急电报。接电报后,于右任、冯玉祥陪同苏联军事顾问团迅速回国。在五原誓师后即令驻平凉的孙良诚率师东进,解西安之围。于右任亦同苏联顾问赶至平凉,与孙军一同赶赴陕西。10月中旬援军攻至咸阳,围攻咸阳三原的镇嵩匪军闻讯撤退。但由于首批援军数量较少,面对比自己兵力多数倍的强敌,进展缓慢,艰难地打了40余天胶着战,后来援军的大部队赶到,发起大反攻,刘镇华才兵败如山倒,狼奔豕突,直逃至河南陕州,收容残部只剩7万余人,8个月中损兵折将4万多。

西安保卫战胜利了,先将伤亡饿冻致死的5万多军民的遗骨安葬于西安革命公园(革命公园因此而得名),并且在这举行了大祭会。杨虎城将军给大会送的挽联是“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表达了杨将军对死难烈士的沉痛哀悼和深切自责。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