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留俄学生的酸甜苦辣生活
不久前,莫斯科卢蒙巴各族人民友谊大学发生大火灾,多名中国留学生遇难。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了国内对我数以万计留俄学生的关注。
语言是第一大关
语言是中国留学生在俄罗斯面临的第一大难关。一位曾留学俄罗斯的朋友回忆说:“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每天留什么作业也不知道。当时我感到特别迷茫,大学一年级几乎都在‘坐飞机’。”像他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留学生中比较普遍。除一些专门学习俄语的学生外,很多留学生在国内没学过几天俄语就到了俄罗斯,上了大约一年的预科班后就正式开始专业学习,但事实上许多留学生根本无法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掌握俄语,更不用提那些生僻的专业词汇了。莫斯科的华人报纸曾报道说,大多数经过一年预科就开始专业学习的中国留学生课业压力十分沉重。
此外,日常的生活条件也不利于留学生迅速提高俄语水平。在俄罗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中国学生非常多,而且他们大多住在同一幢公寓的同一个楼层里,吃住行均在一起,这样一来,中国留学生与俄罗斯同学的交流甚少,语言水平提高很慢。
穷学生和富学生的生活不一样
莫斯科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生活和物价水平与欧美差不多,一斤土豆能卖到20卢布(相当于7元人民币),所以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一般生活都比较节俭,大家基本上都自己动手做饭。一些比较穷的留学生为了交学费,只好自己出去打工挣钱。在莫斯科,虽然也有规定禁止留学生打工,但当局管得很松,相当一部分留学生边读书,边打工,解决了自己大部分开销。中国留学生打工一般是去餐馆当服务员,利用假期做导游,或到市场卖货。俄语水平高的留学生还可以到公司兼职做翻译。
在俄罗斯生活,中国留学生还要学会“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因为物资供应不足,很多生活用品都得排队买,有时即使排了队,最后也不一定能买得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免去排队之苦,中国留学生常常用从国内带去的商品,与俄罗斯人交换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
也有一些出手非常阔绰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大多家境非常好,被称为留学生中的“贵族”。还有一些公派的留学生或学者在生活上也基本没有问题。有些学生被“钱”给惯坏了,怕考试过不了关,便主动塞给老师“红包”;有的学生写不出毕业论文,便“高薪”聘请行家里手为其代笔。
宿舍分等级 条件较简陋
中国留学生的住宿条件大多比较简陋,很多都是50年前盖的建筑。除莫斯科大学、普希金语言学院等名牌大学外,大多数学校的宿舍是一个楼层共用一、两个洗澡间和公用厨房,卫生条件较差,但相对来说费用较低。
俄罗斯的大学宿舍一般分等级,最差的是来自本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学生住的宿舍,好一点的是独联体国家学生住的宿舍,再好一点的是非洲与亚洲国家学生住的宿舍以及英美、北欧等国家的学生宿舍,此外还有供访问学者住的宿舍。学生住进俄罗斯大学宿舍时,校方根据其背景与所付费用,安排他们进入不同等级的房间住宿。莫斯科大学对大城市的学生比较偏心,条件最好的寝室往往只租给他们。
受小偷的“偏爱”
俄罗斯的治安不是太好,留学生被殴打、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中国留学生在各国的留俄学生中经济条件算是比较好的,而且大都不习惯于使用信用卡,因此俄罗斯小偷对中国留学生似乎有些“偏爱”。一些偏远城市的中国女留学生说,她们平时根本不敢单独外出,出去的时候都要由男生做“保镖”,也不敢随身带很多现金及贵重物品。出门的时候必须随身带着相关证件,不然很容易被当地警察带走。
(摘自《世界新闻报》 姜冬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