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灵的声音
□文/吴子长
和一位喜欢写作的朋友闲聊,偶尔问到他的写作情况,朋友说他写作时不能有任何干扰,要想写东西必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关着门一个人在里面静静地写。他又问我什么时候写东西,我说我什么时候都可以写,以前在办公室写,现在在家里写,只要我想写,什么地方都可以写。我这种写作习惯可能与我早年的工作经历有关,那时我在一家企业工作,工作环境非常恶劣,整天接触的除了机器的轰鸣声就是工人的吵闹声,但我依然能够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静心地读书写作。我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可能与高中时一位老师讲的一个故事有关,他说有一个人为了磨练自己能够在闹中取静的定力,每天夹着书专门到茶馆或闹市口去阅读。
早年写诗时,我的绝大部分诗歌作品都是在公共汽车上完成的。因为乘公共汽车时什么事也不能干,特别是一个人出门,周围又没有熟人,而车窗外又没有什么可看的风景,这时脑子最清闲,也最活跃,也最容易胡思乱想。我那些诗歌就是在这胡思乱想中出来的。我觉得,在乘车的时候脑子最活跃。
我觉得写作就是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当我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出“啪啪”的响声时,我觉得那就是我心底发出的声音,这时外界的任何声音我都听不到了,任何干扰对我都不起作用,因为此时我的心是安静的。我觉得能够真正使我安静下来的不是我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而是爱人和孩子在我身边的时候,因为她们不在我身边时我的心会分出一丝牵挂,反而不能安心写作,当我看着她们在我身边时,我的心就安静了,我就能进入写作状态。所谓“小隐隐于寺,大隐隐于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的书房和客厅是连在一起的,我的电脑就摆在客厅里,和同时摆在客厅里的电视成为一个直角。我有时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东西,我坐在电脑前转过头就能看到电视。我一篇获全省报纸副刊一等奖的文章就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完成的。
那天是周末,妻子和女儿正在观看某省电视台的一个娱乐节目。这种带有明显闹剧性质的娱乐节目我是不大看的,那天正好没事,也不打算写东西,就一边翻着当天的晚报,一边溜一眼电视节目,突然一个画面引起我的注意,一个小女孩在节目中痛哭流涕。于是我有了想法,立刻打开电脑,等妻子女儿看完电视节目,我1500字的文章也写好了。
写作的过程就是心灵放飞的过程,也是倾听自己声音的过程。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放松过,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安心地写作过。是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时间,而是一个自由放飞的心灵。是的,我们被世俗和功利的绳索捆绑得太久了,总觉得需要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其实,舍弃何尝不是一种得到。什么还能比自由更重要!
现在我每天都起得很迟,等孩子上学妻子上班以后,我才不情愿地睁开眼睛,慢吞吞地起床、洗漱、吃东西,然后坐到电脑前。现在我每天都睡得很晚,等妻子女儿睡了以后我才开始写作。我现在每天坚持写两到三个小时,上午一个小时,晚上一到两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来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我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地写着,做到每个字都能落到实处。我的文字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顺畅过,我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自信过。
我写作,我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