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工会就是咱“娘家”
“有事就去找咱娘家人”。在杨陵区,干部职工亲切地称工会为“娘家”。
袁忠贤家住杨陵区,是一位年逾八十的劳模,可由于他早在建国初期当选为劳模,时代久远又丢失了劳模证,待遇难以落实,晚年生活较为拮据。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在下乡调研过程中偶然获知了袁忠贤的遭遇,立刻向总工会主席马驰做了汇报,马驰坐不住了。可由于袁忠贤年纪较大,记忆不清,再加上杨陵区行政区划几经变迁,档案记载较为模糊,袁忠贤的身份一时得不到确认。马主席便数次前往西安,终于在陕西省总工会尘封的档案中查到了袁忠贤的名字。之后,经陕西省总工会和杨陵区总工会多方协调,袁老先生从杨陵区总工会拿到了3000元生活补助,随后每月由其所在乡政府支付40元的生活费,老劳模的晚年生活问题解决了,周围群众称赞不已。
杨陵区合金材料厂因经营问题陷入困境,职工情绪波动较大,对企业的一些改革措施不理解,和行政产生了对立。区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及时介入,仅有的3人分头深入职工家庭,和职工谈心,讲政策、讲法制、谈改革。职工冲他们发火,甚至责骂,他们都忍了,经过1个多月的细心工作,职工们消除了误解,情绪稳定了,重新开始审视企业的改革方案。有职工事后有些后悔的说,当初真不该把工会的人骂了,看来工会真是替咱想得周到。现在这家企业已走上了改制之路。大家高兴地称工会是自己的“娘家”。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