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宝鸡29万人在非公经济就业
本报讯 宝鸡市在再就业工作中,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扩大就业空间。据统计,目前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9.1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45.2%。
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容量。第三产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该市“旅游名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全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已达到1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3%;开发公益型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去年下半年,该市在金台区和眉县组织开展了公益型岗位开发试点工作,结合北坡公园绿化和城镇环境卫生工程建设,开发了545各公益型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支持自谋职业。制定了《关于鼓励创业,扩大就业的实施意见》,通过各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在社区摆摊设点,自谋职业,目前在城镇和社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职工达到2万多人;加强就业服务,开展再就业援助。建成了上联省厅,下联12县(区)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各类培训机构累计培训10.4万人次,其中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2万人,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培训就业率达60%以上。
此外,该市还出台了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优惠政策,取消了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各种乱收费规定。目前,全市已有3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务工收入已占农村总收入的33%。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