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由“人心股”说开去
据媒体报道,哈尔滨有家商场做了一次极好的公关策划,将职工平时为企业所做的好人好事量化成一定的股份,追加给职工,被群众喻为“人心股”。这家商场三年前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时出台了一项政策,将企业公共股中的9.5%作为“人心股”,把过去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好人好事量化成股份,追加给在这方面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据统计,三年来该商场已有五十多名职工被追加了“人心股”,最多的已占其持有股份的6成。
历来只闻资本、劳力、智力、技术等可以入股,闻所未闻“人心”也入股。有道是“人心齐,泰山移”,足见其“鼓”力大矣!
目前,一些企业在改组,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只注意有形资产的“盘活”,却不考虑职工情感的激发,结果成了一头热,致使企业改革收效甚微。
其实,职工的情感也是“资产”,而且是很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要使人自身潜藏着巨大物质能量释放出来,转化为可见“物”,这就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去引发,使职工对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进而对企业产生一种“情”,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职工一旦有了这种情感,提高劳动效益就会成为自觉的事情。孙子曰:“人情之理,不可不察”正是这个道理。
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广大职工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没有广大职工的广泛认同,没有职工群众的积极行动,你上面再大张旗鼓,下面还是无动于衷。好似一条腿走路,尽管花了很大力气,可就是蹦不远。
因此,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不但要盘活社会资源等“有形存量资产”,更要盘活职工情感这个“无形存量资产”。只有把职工的情感激发了,使职工在感情上投入,在行动上支持,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企业的深化改革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一个企业来说,资产的开发是方方面面的,如品牌、产品等,但最重要、最根本的乃是人心这笔资产。谁重视人心资产的开发与管理,企业则兴,反之则衰。这就是“人心股”带给我们的启示。
■陈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