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女成鹰
□文/黄以梅
我在煤矿上班,周围没有条件好一点的学校,望着已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心忧如焚。今年暑假,从省城出差归来的妻子一脸兴奋,说是省城新办的高新学校,拥有一流的校舍,一流的师资,可以寄宿,应该把女儿送到高新学校上学,只是学杂费很贵,一年需要一万元。对于妻子的提议,我表示反对,一万元相当于我家半年的积蓄,用于孩子上学,有些奢侈,再说女儿太小,送出去让人放心不下。妻子很不以为然,她说挣钱就是为了消费,投资教育,利国利家利女;女儿呆在身边,难成气候,多多历练,有利成才。激烈争论持续了半个月,最后在妻子的坚持下,把女儿送到了省城高新学校。
要说学校的条件没得说,校舍比我上大学时还好,连生活老师都有大专学历,令我在交完学费后心里得到一丝安慰。一个月后,我去接女儿,女儿看见我就咧开小嘴哭了,说是同宿舍一个叫张萍萍的女孩在她头上抹牙膏,英语课听不懂,不想在高新学校上学了。我听罢心如刀绞:“宝贝不哭,爸爸带你回去上学。”妻子把孩子拉到身旁说:“小鹰和小鸡同是从蛋壳里孵出来的,小鹰在暴风雨中练习飞行,练成了一对坚硬的翅膀;小鸡不离开妈妈半步,只能从草垛飞上矮墙。宝贝愿做勇敢的小鹰呢还是愿做没出息的小鸡?”女儿含泪说:“我要做勇敢的小鹰。”此后,女儿比以前懂事了许多,自己会叠被子,会洗袜子,不主动要玩具和零食了,不再躺在我的怀里撒娇了,也少了几分同龄孩子的童真,使我在欣喜之余又感到失落了许多。期中考试女儿考了班级第16名,得了个综合素质进步奖。班主任老师却对我说,
孩子基础不好,识字量不够,计算速度慢,英语口语不行,性格不开朗,需要家长加强辅导。尽管老师说的很客观,我心里却很不高兴,因为她说了宝贝女儿的缺点,但脸上又不能表露出来,只是一个劲地点头。有一点我还是很清楚的,孩子的老师和我的上司一样都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女儿不在身边,心里空落落的,没有动画片的音乐,没有孩子的叫嚷,家里少了几分热闹,两口子吃罢晚饭,四目相对,妻子拿着电视遥控器,不停地变换着频道,我扭亮了台灯,拿出一本书,翻了几页,又重新合上,心绪烦乱地在屋里踱步。又是一个月没见女儿了,女儿的英语口语是否能跟上,那个叫萍萍的女孩是否还欺负她,天凉了,女儿的毛衣还有点薄……我走进客厅,不停地埋怨妻子,又遭到妻子一阵抢白。我拨通了女儿宿舍楼层的电话,女儿在电话那边哭着说:“爸爸!我不会写周记,同桌的陈强周记写得好,老师经常表扬他;被子太厚了,叠不整齐,老师批评我了;张萍萍吃晚饭时把我的馒头拿走了,把粥碗也碰到地上,我告诉了老师,张萍萍不让小朋友和我玩……”我说:“宝贝,乖,不要哭,爸爸下个礼拜就去看你,帮你叠被子,指导你写周记,带你去吃肯德基……”
放下电话,我已是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