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白水江素描
几天来,记者心中一直在勾画白水江车站的样子,是繁华,是冷清,还是……可这种没有源自现实的想象是那么的模糊,那么的多变。而现在,随着列车的飞速前行,小站的身影逐渐清晰了起来。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列车缓缓驶入白水江车站。哇!小站还挺繁华,铁路两旁布满了居民的房子,站台上更是热闹,人头攒动,只见许多人背着装满东西的大背篓或上车,或下车,热闹程度,远远超过了记者的想象。
下车后,在略阳车务段团委贾书记的指引下,终于见到了小站的当家人——范站长。“没想到,咱们这小站还挺繁华。”记者说。“繁华?那是你来的点正好。在小站每天有两次热闹的时间,一次就是你现在所来的时间,中午1点左右,另一次是下午2点半。全天只有这两趟客车在小站停车,早些的是往宝鸡方向开,晚一些的是往成都方向开。由于我们这里公路不行,所以每天的这两趟车,就成了当地居民和铁路职工的唯一交通工具。过了这两个点,小站就不热闹了。”范站长笑着讲述了小站“繁华”的原因。
这个小站,位于宝成线165公里处,是一个四等站,因所处略阳县白水江镇而得名。由于地处陕甘交界,自古以来就是这一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时至今日,依然是略阳车务段所辖几个小站中货运量最大的车站之一,年发送货物20多万吨,以铁矿石为主。目前,小站共有24名职工,平均年龄32岁,范站长算是老大哥了。
在谈到小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时,范站长深吸了一口烟,“唉!作为铁路一线职工,在工作上要有责任心,没有这,你就干不成。在生活上,哪个没有自己的烦心事,夫妻两地分居、子女教育等,任何一个就够你头痛。不说别人,先说我自个吧”——
范站长的烦心事
范站长叫范红俊,今年45岁,自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在好几个小站干过,2001年来到白水江。 (下转二版)
由于条件的限制,小站许多工作仍要用人力完成。因为职工将装满铁矿石的车推向另一辆准备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