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5月28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头版 广告 数百人抢救一只手臂 广告 让工会成为民工的“娘家” 外来务工青年的婚恋:男性处于劣势 女性属于弱势 两农民创业成败两重天 古城里的画家村

当前版:第A1版:北国周末-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头版
01

古城里的画家村

探讨作品

创作之余舒展筋骨

画家村一角

作为全国重点艺术院校,西安美术学院每年都会送走一批学成离校的学生,但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有的学生尽管已毕业,也离开了学院,但他们并未走远,而是在美院附近的罗家寨、二府庄一带租民房住下。依托美院浓郁的艺术氛围,他们仍在继续做画,甚至这些毕业学生的朋友们也相继赶来,大家相聚一处,谈天说地,切磋技艺,逐渐形成了一个群落,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个群落称为画家村。现在,估计这一群落约有几百人。

雷虎是个消瘦干练的小伙子,今年25岁,去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在西影厂做美工,言谈举止间仍洋溢着大学生的热情、单纯和活泼。走进他在罗家寨的狭小房间,记者发现这里堆满了各种凌乱不堪的物件,但在这凌乱之中,一张画案和电脑占据着房间显眼的位置。他说,现在工作了,才知道挣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管今后生存压力多么大,他都不会放弃画画,毕竟,这是他多少年来的至爱。现在他仍每晚坚持做画。当问起他为啥选择住在这里时,小雷坦言,这里靠近美院,有浓厚的艺术气氛,在西北五省也找不出这么好的美术环境。

来自山东的许巍在西安已经呆了七八年的时间,他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现正在美院上研究生。他的房间比较大,摆放着木板及创作版画的机器。在采访的当天,许巍的一位山东朋友恰好也在这里,他是画油画的,能抛下山东的妻子儿女,放弃工作来西安,完全是冲着西安的文化气息而来的。他们两人和雷虎是好朋友,经常在一块闲聊,探讨艺术上的问题,互相学习提高。说起对绘画的理解,许巍说,爱好是生命的一部分,他会坚持画下去。尽管目前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只是偶尔卖一幅画,生活上非常简单,但他使用的颜料、纸张、毛笔绝对是最好的,因为这些材料是艺术品非常好的辅助物,可以启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容易出效果。27岁的许巍面容白皙清瘦,说着这些话时,他的目光里闪烁着一份对艺术的赤诚和执著。

在当今这个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这一群年轻的画家没有放弃心中的梦,他们在坚守着自己的艺术圣土。由于他们的存在,在西安南郊罗家寨、二府庄一带,一些本地人也做起了相关的产业,如卖油画框的、装裱字画的等等。

本报记者 朱碧波 郭玉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