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畅路通溢果香
——韩城市乡村公路建设侧记
如果是在金秋丰收的季节,去韩城市交通局采访,在韩城乡村一条条新铺的、平坦整洁的公路上,记者定会沿途看到,一辆辆满载苹果、花椒的车辆运输繁忙,勤劳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后喜悦的笑容……
韩城,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比较丰富的一个地方,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然而,曾几何时,它也遭受过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掣肘。经济要发展,交通是关键;农民要致富,乡村公路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韩城市大部分乡村地处山区,随着椒果业的大发展与规模化,落后的交通愈来愈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畅’梗阻”。为此政府着急,农民心急如焚,几乎要望穿了眼。进入新世纪,2000年,韩城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市政府顺乎民意,把公路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乡村公路建设上,不断改善着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市政府牵头挂帅、交通局协调指导、乡镇政府组织动员、村组统一实施,贯彻落实《陕西省农村公路发展纲要》,依靠各级政府,坚持推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政策,多方筹资,按照规划,逐年实施,使韩城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辐射乡村,连通周边县市的通达公路网络体系。”这是当初韩城市所确定的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总思路。据了解,5年来,韩城市总投资达4542万元,拓宽乡村硬化道路655公里,其中铺设沥青油路、水泥路145公里,真正将一条条致富奔小康之路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与心窝窝里。
期间,韩城市政府连续开展“乡村公路建设年”“乡村公路通达工程”等一系列活动,将全心全意改善乡村公路建设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潮,受到了农民群众热烈拥护与响应。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公路建设当中,韩城市政府精心安排,全面部署,每年初都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技术标准及政策措施,并纳入乡镇目标任务进行考评,每年拿出100余万元用于乡村公路建设补助。而韩城市交通局作为全市公路交通事业的主管部门,在承担着公路建设养护、汽车运输管理、交通规费征收等艰巨任务的同时,于乡村公路建设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深入工地进行技术指导,年度按照标准进行严格检查验收,以确保修路质量。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不断地被一幕幕感人的修路事迹所感动。2002年,韩城市16个乡镇中的芝阳镇掀起了一股大干大快修路高潮。其时由镇政府全面规划、村干部带头筹款,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历时50天艰辛奋战,硬是在高高的北鼎塬修通了一条长达38.8公里的砂石路,并与第二年再度出击,将这条通往致富的路铺成了平坦如砥的沥青路。为此,市政府还在该镇召开现场会,向全市推广乡村公路建设经验,以点带面促发展,加快步伐共致富。紧随其后,各乡镇认识明确思路清,领导重视决心大,全民动员齐参战,乡村公路建设高潮迭起,谱写了一曲曲壮美诗篇。板桥乡地处西部山区,过去也曾年年修路,但等到雨季60%的道路还是被无情的雨水冲毁。2002年他们痛下决心,多方筹措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总投资300多万元一举铺筑了一条长达20余公里的沥青油路,再也不用怕雨季的到来,雨水的肆虐,致富路在心中扎了根,发了芽。还有薛峰乡为了修路事业,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干群共识共动,主动筹资捐款,劈山炸石对乡村道路进行了拓宽硬化,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精彩场面。
到了2003年,全市乡村公路建设再掀新高潮,全年完成砂石路铺修28条220公里,沥青路(水泥路)37条51.7公里,桥涵8座285.9米,累计完成投资1370万元。而今年,他们把乡村公路建设重点放在提高档次上,决心再铺设油路40公里。
“平原实现村村通油路!”这是今后五年韩城市乡村公路建设的宏伟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陕西省公路交通事业建设的“先行者”——韩城市,其乡村公路建设事业在历经一番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后,上至市委、市政府和市交通局,下到每一位普通村民,所洒下的汗水一定会浇灌出一路的欢歌笑语,在自己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不断地高歌猛进……
独(泉)——康(家岭)乡村路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