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08日
综合新闻
02

西安企业信用基础差

房地产、旅游业等深陷失信泥潭

本报讯 调查显示,西安市企业目前正面临着信用缺失倾向,其中房地产和旅游业更是成为“失信”重灾区。

企业信用是企业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和可信度。它是现代企业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源泉。最近,西安市企业调查队对全市100户企业进行了一次信用状况专项调查。就行业分布来看,百户被调查企业基本涵盖了西安市除第一产业以外的方方面面,其中制造业企业33户,建筑企业11户,批发和零售企业13户,住宿和餐饮7户,房地产企业15户,社会服务业企业12户,其他行业企业9户。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信用基础薄弱,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表现为信用评价较好的行业并不完美,而信用差的种种不良表现在各个行业中普遍存在。以下是在信用某一方面表现较差且较为典型,认同率都在30%以上的行业:

服务态度不好:电、气、水生产和供应业(50%)、邮政电信业(40%)等;

售后服务差:房地产业(54%)、邮政电信业(30%)等;

忽视职工基本权利:建筑业(58%)、餐饮业(30%)等;

拖欠职工工资:建筑业(80%)、餐饮业(30%)等;

偷工减料现象比较严重:建筑业(63%)、房地产业(37%)、食品饮料制造业(31%)等;

欺骗用户比较严重:房地产业(47%)、旅游业(32%)等;

发布虚假广告:医药制造业(73%)、房地产业(41%)、食品饮料制造业(35%)、旅游业(33%)等;

制假售假比较严重:食品饮料制造业(72%)、医药制造业(72%)、纺织服装制造业(42%)等。

调查显示,产生企业信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企业内部讲,一是企业领导层对信用重视不够,部分经营者职业道德素质较低,被调查的百户企业中就有44户根本没有信用等级评估;二是企业体制障碍,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清;三是有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追求短期效益。从企业外部讲,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或行政干预。多种原因导致企业信用缺失,出现了“不讲信用企业未受惩罚,讲信用企业遭受损失”的不正常现象。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