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守桥人
(上接一版)其余多数时间李春刚就呆在巡守房内看大桥。按规定上班期间不允许看书、读报,更不允许听广播或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李春刚说,当过兵许多苦都能吃,可就是难以忍受寂寞。
走进巡守房,一桌、一椅、一电话,就是简单的摆设。在小套间内,记者发现了一口大缸,李春刚说那是用来沉淀水的,他喝的就是黄河水。记者打开缸盖,有半缸的浑水。喝的是黄河里的水,中午饭要靠巡道工从工区带来,吃凉饭便是寻常之事。
禹门口黄河铁路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所有材料和结构都相同,只是比长江大桥短了许多。从桥东走到桥西记者只用了5分钟,再和李春刚按40分钟的要求来了一遍。5分钟的路要走40分钟,滋味并不好受。李春刚要巡看路基及钢轨,走得慢,也看仔细。其间过来一趟火车,李春刚拉着记者刚到桥上的避车台,脚下就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感觉,好像火车随时都有可能将桥震塌。但李春刚在桥的剧烈震动中却稳如磐山一般。
看着火车安全驶过,记者也向李春刚那样向列车行注目礼。在我们的护送下,再过几分钟,火车就从郑州铁路局与北京铁路局的分界口飞驰而过,行驶在临汾分局所辖地带。但每一列从黄河大桥上安全驶过的列车,不会忘记站在桥头的守桥人,它以鸣笛的方式向默默守护大桥的巡桥工致敬……
阎冬/文 韩庚/图
北京铁路局与郑州铁路局以栽在山西大地的此桩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