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07日
综合新闻
02

探求破“茧”之道

省民营企业协会提出五项建言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省累计个体工商户77.85万户,从业人员160.87万人,注册资金85.26亿元,注册资本931.05亿元。去年全省非公有经济企业上缴国税72.84亿元,占国税总收入的40.2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的60%左右;截至2003年底,全省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20多万,其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00万人,安置城镇待业、下岗分流人员27万人;到2002年底,全省已改制的国有企业达4501户,占企业总数的88.45%,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GDP是1997年的3.5倍,平均每年拉动全省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

以上三组统计数据,宏观反映了我省民营企业短时间裂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仍然受到来自观念、体制和政策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地区、行业之间发展还很不平衡,其作用尚未能充分发挥。最近,省民营企业协会对全省民营企业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制约我省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制环境缺乏保障;社会歧视普遍存在;政策环境不平等;融资渠道不畅通;市场秩序不规范;配套服务体系欠缺等。针对这些问题,民营企业协会建言: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既需要民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又要有良好的综合配套的外部环境作保障。

首先要认真落实平等待遇的政策。民营企业有和其他企业平等的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民企发展构造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破除地区分割、行业壁垒,放宽技术人股比例,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分配、政府采购、进出口贸易、证照办理和收费等方面存在的歧视性规定应加快废止。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享有与其它企业同等的户籍管理、职称评定、住房和子女人学入托等政策,要加快兑现。

其次要放宽投资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开放的领域,一律对非公有制企业开放。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速进入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旅游和对外资开放的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民间投资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西部大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在实行优惠政策的投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民间投资同样适用。

第三要拓宽融资渠道。资金匮乏、融资难已成为民企发展的“瓶颈”。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加快信用担保体系的全面展开实施,完善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融资要求的多元化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体系。支待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第四应依法加强监管、保护权益。依法加强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缴纳税收、安全生产、职业卫生、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劳动保障、职工权益等方面监督和管理,规范民营企业行为。加大保护民营经济权益的力度,禁止向民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

第五应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深入持久地开展“户户讲道德,店店无假货”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增强民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的意识。特别要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制造、销售伪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等扰乱市场秩序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李全发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