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亿元“砍头钱”变成“唐僧肉”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安徽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至今年2月,中央下达的救灾总额已超过23亿元。
然而,这些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高压线”、“砍头钱”的中央救灾资金,在一群“蛀虫”的眼里却成了“唐僧肉”,随着资金的下拨,他们也开始了饕餮大餐……
虚报骗钱饱私囊,“标本镇”狂骗72万
在这次特大洪水中,安徽淮河流域的一些乡镇作为蓄洪区,遭受了巨大损失。中央救灾资金很大一块就是用于这些蓄滞洪区的补偿。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7月至2004年2月,中央共下达蓄滞洪区补偿资金4.1亿元。这批本来用于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的资金,却被一些乡、村以虚报、重报损失的方法截取、私留。
记者7月1日赶到阜南县曹集镇镇政府时,该镇的主要干部全都到县里开“七一”表彰会去了,挂着“曹集镇蓄洪区运用补偿办公室”牌子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就是在这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原镇“补偿办”主任兼镇财政所所长张后起,采取虚报水毁杨树250亩的手法,从国家补偿资金中骗取约10万元,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镇里如此,一些村干部更是肆无忌惮:任郢村村支书王春红等村干部集体以自己或亲属的名义冒报他人鱼塘损失,骗取国家补偿款3万多元;史国全、丁常青2人合计虚报水毁杨树106亩,骗取国家补偿款4万多元;任郢村村委会还向国家重复申报水毁损失,骗取国家补偿款53万余元……
据初步统计,阜南县有关乡镇采取虚报、重报水毁损失方式,共骗取国家补偿款94万余元,其中曹集镇就占了72万余元。曹集镇成为贪污国家蓄滞洪补偿资金的“标本镇”。
拖欠、挪用加挥霍,村支书私存数百万救灾款
为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去年7月至今年2月,中央向安徽省紧急下达救灾补助资金5.5亿元,用于群众生活补助及购买救灾口粮、种子等。但就是这么重要的救命钱,也被一些地方政府盯上,不仅拖欠迟发、无端挪用,甚至任意挥霍。
至今年2月,怀远县尚有30万元灾民困难补助费未及时给付,去年7月至今年2月,怀远县常坟镇接收到用救灾款购买的800袋面粉、3500公斤挂面,这些救灾粮在没有任何下发签收字条的情况下去向不明;怀远县双桥集镇张坝村数百万元救灾建房款由村支书杨万金一人公款私存,所有工程支出单据只有收条,账面混乱不堪…
多报、滥报建房户数,霍邱多申报补助4600万
去年洪水过后,国家制定了淮河地区移民迁建的计划,以庞大的资金补助协助灾民重建住房。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安徽省下达移民迁建投资计划13.5亿元,已经到位的有8亿元。这么一笔涉及数十万灾民安居问题的国家资金,在一些地方政府眼里不仅有利可图,而且可以随意处置。
今年年初,怀远县农行东庙营业所居然私自将400万元移民建房资金转为3个月的定期存款,妄图窃取一笔数目可观的利息!不仅如此,从向国家申报移民迁建户数开始,一些地方就有意多报、滥报,仅阜南县、怀远县以及六安市的霍邱县就多申报了5103户。其中,霍邱县多申报了2742户,并相应地多向国家申报补助资金4600多万元。(邬焕庆 周立民)